访英纪事(5)—古典伦敦(2)

标签:
伦敦泰晤士河艺术馆鸽子广场大本钟 |
分类: 海外游记 |
这天,天气依然很好。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词来说,那叫真给力。迎着初升的太阳,在早上习习的凉风吹拂下,我们再一次进入伦敦,展开了古典伦敦的又一次亲密接触。这天要参观的是著名的鸽子广场、国家艺术馆、保罗大教堂和伦敦塔桥等景点。
车子经过中国大使馆时,郭老师特意放缓汽车的速度。我们看到,一幢非常普通但又十分庄重的建筑,门的上方飘扬着五星红旗,挂住一个红红的大灯笼,一名英国士兵持枪站岗。在国外,每当看到五星红旗,都感到非常亲切。
首先参观位于市中心的鸽子广场。鸽子广场又叫特拉法加广场,它是为纪念1805年英国海军在西班牙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胜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而建的。指挥 这场海战的英军统帅纳尔逊在战斗中中弹身亡,广场中央塑造了纳尔逊的雕像,这尊雕像矗立在50多米高的圆柱上,圆柱下方的多层平台上,匍匐着面朝四个方向的四只巨型青铜狮,仿佛象征着昔日大英帝国的威风。
鸽子广场以鸽子为名,是因为这里曾是鸽子的天堂。在纪念碑周围,几千只鸽子自由自在地在这里徜徉。其鸽子之多,据说可以和威尼斯水城的圣马克广场比美。人们可以在广场用面包喂鸽子,与鸽子嬉戏留影。不过,人们在享受这种乐趣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到处是鸽子粪,鸽子毛。为了改善市中心的环境卫生,一年之前伦敦市政府开始禁止售鸽食小商贩经营,鸽子没食,自然散去了。现在广场上已很少见到鸽子了,当然广场的环境自然好了。如今,人们在广场两大喷水池旁尽情戏水游览,又能悠闲从容地在伦敦奥运会倒计时牌下拍照留念。
在广场的北侧,便是著名的英国国家美术馆。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收藏了从13世纪至19世纪的2300多幅绘画作品。包括了早期文艺复兴的达芬奇著名的《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炭笔素描。全盛时期的意大利及日耳曼的绘画。1600年至1700年之间的荷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绘画。国家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偶尔也有收费的特展。我们看到许多人排队领取参观券,不知那个特展是不是收费。我们没有时间看那个特展,直接进美术馆参观。
欧洲的绘画尤其是油画我是非常喜欢的。但说不上懂。尤其是喜欢欧洲的印象派的油画风景画。印象比较深的比如欧洲天空浓浓的乌云,飓风中的海浪和岌岌可危的帆船,狂风中的橡树,以及在暖暖阳光下的、散落在田野上的金黄草捆,雾中的城堡,丰收时刻穿着长裙的农妇。还有反应贵族生活的宫廷人物肖像和后现代主义的毕加索的抽象画等等。在美术馆,依次参观许多珍贵的原作。比如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向日葵等。能够这样近距离地欣赏几个世纪之前的艺术巨作,真是荣幸。可惜,艺术馆不让拍照。我们拍了几张就被工作人员制止了。这里的艺术作品都很精美。不过,看得多了,又感到风格和题材的雷同。但不得不承认,很多作品非常有震撼力。更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欧洲的真实生活。当时我还有个想法,不知我国国家美术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免费展览,我们有5千多年的艺术文明史,我们也应该收集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作为公益事业免费向公众展出,一定不逊色于它的。
从鸽子广场出来,我们来到了一个类似北京天桥的地方,叫Carvent Garden 科文花园,有很多艺人卖艺,意思不大。中午,我们到一个名为“成都餐厅”的地方用午餐。印象吃得还不错。下午,我们先去参观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著名的大教堂,以伦敦的保护神圣保罗命名,位于泰晤士河北岸,非常壮观。这里也是英国最大的圆顶教堂,111米高(代表英国最鼎盛时期统治过其111倍的人口),365级台阶,是查尔斯王子结婚的教堂。我们来到大教堂时,教堂前搭着几顶帐篷,有几个人在集会演讲,不知在抗议什么。郭老师告诉我们,在英国,人们集会抗议或表达什么不满,都选择这样的地方。这里是法律所允许的。有时候,警方还要顾及他们的吃住和安全。虽然是表达了自由,但也破坏了市容,这在我们中国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到教堂里面转了一圈,穹顶的彩绘,彩色的玻璃,巨幅的油画,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只是所有的教堂好像都是如此,我们也只能欣赏到这个水平。
之后,我们来到了英国伦敦著名的金融街。有资料称这里的房地产大部分已被别国买走,主要是德国和美国。我们看到了金融街的中国银行。参观英格兰银行的博物馆,摸了摸金砖。金砖有13公斤,一只手伸进去用很大力才能拖起来。女的好多弄不动。大概下午3点,我们来到著名的伦敦塔桥和古城堡伦敦塔。伦敦塔桥是泰晤士河上28座桥梁之一,建于1886-1894年,因桥身由4座塔形建筑连接而得名。两个桥墩是两座高耸的方塔,中间一段桥洞长7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可通行人,下层可通行车辆。海轮通过时,下层桥面会自动向上翻起。在历史上,伦敦塔桥被称作伦敦的正门,也是伦敦的著名标志。由于伦敦好像黑的要早些,虽然才下午3点多钟,来到塔桥时已天有暮色。好在一整天天公作美,难得一天放晴,我们留影和拍照还不错。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季节,泰晤士河河水还是汹涌澎湃,浩浩荡荡。在貌似余晖的照耀下,河面泛着粼粼波光。我们来到塔桥之上,眺望外形酷似大拇指的市政厅大楼和沿河两岸风光,目送滚滚河水和过往的快船,抚摸着印满历史沧桑的古桥栏杆,体味着充满现代节奏的人文情怀。我们经过塔桥,来到河的南岸,在市政厅办公大楼前草坪上,以塔桥为背景拍照。后又穿越大桥,到河北岸伦敦塔下。由于约定的时间已到,此时寒风阵阵,我们几个人也没有找到进城堡的门路,便在城堡门前墙外留影,以此为证。由于昨日到议会大厦时天已很晚,没有从泰晤士河角度看大厦,今天特意再赶过去拍一拍照片。来到伦敦眼下,沿泰晤士河,隔河欣赏议会大厦和大本钟的景色,可惜还是晚了。这里四点多天就黑了下来。只能在暮色中,准确地说是在夜色中拍了几张。
(夜色中的泰晤士河和大本钟)
(科文花园艺人表演)
(夕阳下的伦敦塔桥)
(夜色中的伦敦眼)
20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