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张家界
标签:
张家界雨中金鞭溪天子山黄龙洞旅游 |
分类: 我的随笔 |
湘西就是多雨。记得那年去湘西凤凰城,也是下着细雨。好在凤凰城只在江边和水面游览,影响不是很大。而这次是来张家界,是要登山爬坡的,雨又下得大,着实让人郁闷。不仅照不到好的照片,更看不到那些奇异的美景。只好解嘲说,雨中的张家界你领略过她的风姿吗,如果没有,你们就太遗憾了。
早从长沙出发,下午来到黄龙洞的时候,有些阴天,但没有下雨。在网上查询,知道这两天要下雨。心想,雨总有停的时候吧,雨后的张家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看黄龙洞的时候,不担心下雨,因为洞中的风景与外面的天气可以不相关的。黄龙洞20年前来过一次,记忆都是模糊的。但大概是没有错的。黄龙洞高百米,分四层,有暗河,要乘船穿越好长的一段距离。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就是当年有的洞穴没有开发,现在应该是大部分都开发了。灯光设施更加完美。在各色灯光的照射下,使洞中光怪陆离,神秘莫测,钟乳石千奇百怪,洞穴相连,环环相扣,似不能穷尽。如果不是现代开发,古代人们进入洞穴,一定会困死在里面。人们都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当晚,观看了土家风情文化大型表演。本来没有多大的期望值,但观看之后,还是很有感触。一是对土家族风情文化的了解。过去的概念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一般比较原始,不是贬义地说,有些落后。看了表演感到,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历史形成的,有它的必然轨迹。里边有一种纯朴,有一种精神,有一种追求。也是由于地处深山的缘故,这种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封闭式的自我发展,也就凸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这种带有原始的文化生态,给我们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感动,一种净化的洗礼。当然,人们不可能永远地停留在过去。过去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都好,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来为当今社会服务。
二是这种表演形式。早就听说过这种表演形式,好像在电视里也看到过,就是利用实地策划大型表演,极有震撼力和冲击力。比如张艺谋在漓江搞的大型表演,据说都很成功。看广告,好像在张家界某地也搞过这样的表演。我们见到的这个表演应该说是属于这一类的。当然场面没有那么大,但确是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在陡峭的几座山峰环绕下,围出一个硕大的舞台,稍加改造,就有了土家山寨,水面浆船,高山瀑布。配以云雾和现代激光,把整个场面渲染得扑朔迷离,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特别是高山采药,在悬崖绝壁上表演,灯光打上去,采药人忽上忽下,令人叹为观止。而土家人的古老故事,又让人们看的如醉如痴,潸然泪下。当然,还穿插有硬气功表演等节目,虽让人惊叹,但我以为是下品。

第二天游张家界天子山。中雨如期而至,又必须前往。乘百龙天梯(仅天梯 326米高,号称创多项世界之最)来到山顶,雨雾蒙蒙,远望不足数十米。看着两旁的花草树木和隐约的山峰,戏言说与在公园逛没什么两样。什么后花园、百丈绝壁、迷魂台、情人谷等名景是看不到了。走到据说是阿凡达拍摄时的神柱的地方,有当地照片为证,虽近在咫尺,也被雨雾淹没,不能见真容。来到天下第一桥——仙人桥时。据说属天然形成,悬于两岸绝壁之上,天斧神功,但也只能隐约可见,踏上桥头,只能自己幸福地感受一下。中午时分,来到山顶的土家山寨,参观了山寨的婚俗表演,以及土家生活文化展示,还有银匠坊、练武场等。此时,雨又下大一些了,更是雨雾朦胧,天地一色。乘索道下来的时候,雨雾中的山峰到能看清楚一些,我赶紧拍了一些照片,只是记录而已。在十里画廊,也只能在这朦胧中观赏了。不过,在峡谷里,好赖还能看到山影。找个有标志的地方拍个照,以示到此一游。
第三日要去金鞭溪和黄石寨。山雨依然不给面子,紧随我们旅游的脚步,不紧不慢地下着。金鞭溪据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清”的美誉。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曾形容金鞭溪“张家界的少女”,看来,我们只能在雨中看这位少女的丰姿了。雨好像有越来越紧的意思,导游建议我们只看金鞭溪的几个重要景点,我们同意了,主要看了金鞭岩、劈山救母、1983年版拍摄西游记的师徒取经景点,还有求子观音等。雨还在下,可去黄石寨的游人都不放弃,排了好长的队。看到这种情况,虽说有“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一说,也只能作罢,我们取消了去黄石寨的行程。趁早返回长沙。
实际上,旅游是在调整一种心情。张家界的这几个景点20年前我都去过,陪同事们再走一走感觉也很好。只是他们好像没有看到张家界的绮丽风光。好在我们的心态很好。雨中游张家界,谁能说不是一段很好的回忆呢。

2011-5-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