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往日随笔(5)——破茧也难(20070701)

(2010-01-29 23:22:45)
标签:

宗教

儒道

天命

道家

儒家

杂谈

分类: 我的随笔
往日随笔(5)——破茧也难(20070701)

这些天来,自己总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就是保持一个怎样的生活状态。一个声音告诉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不可违,是要破茧成蝶的时候了。另一个声音却告诉我,只争朝夕,不可懈怠,要有夸父逐日的精神。道家告诉我,道法自然,你来之于泥土,必归于泥土,来往名利,过眼烟云,不计较也罢,修身养性,自得其趣,不亦乐乎。儒家告诉我,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云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看多少老者,年岁已高,仍在“不用扬鞭自奋蹄”。两个声音,儒道相辩,不知所以。

说来也是,儒家入世之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但却给了人们许多世俗的羁绊。人间诱惑太多,人们为之奔波,往往丢失了自我。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是在为别人如何看你活着,到头来只有悲哀,失去人生乐趣。而道家的出世之说,又未免过于消极。如果人们都效法自然,成为不折不扣的自然人,与世无争,逍遥自在,不问世事,似乎又失去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本来意义。所以,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本来就是儒道思想的结合体,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同体验罢了。

孔子说,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想,天命年之前,应该多认同儒家的入世之道。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有平天下之志,要思而好学,勇于实践,经世致用,为社会做贡献,把人生潜力发挥至极至。年至天命,就要顾及左右,量力而行,容些道家的空间,给自己一些解脱。一方面,年龄不饶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要面对现实才好。你的舞台不可能再扩大了,想扩大人家也不给。若心高气盛,却发现你已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做英雄气短,只能是自寻烦恼。另一方面,五十言老尚早,故还不能就此循道家而行,而应取儒道相济之法,以现有的平台,力所能及,做好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是规划好自己的以后有生之年,破除世俗之茧,抵御诱惑,完成自己的夙愿之事。比如,尘封已久的笔墨,总没读完的史书,相距不远的风景,久未沟通的友情。不要再为难自己,做一位智者,听任庭前花开花落,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