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金殿世博园

标签:
人文金殿世博园吴三桂石林 |
分类: 我的随笔 |
(小石林)
节前,去昆明开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间隙,去了石林、金殿、世博园。
石林,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是世界自然遗产,更因为那个阿诗玛,那个动人的故事和歌声,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大石林)
我们是 9月30日去的石林。因为是节前,游人较少,给了我们较多地欣赏空间。刚进石林县时,公路两旁就偶有出现石林景观。只是不连贯,有些突兀,却别有风姿。此刻就已惊叹老天造化、鬼斧神工了。难怪石林被确认为世界遗产。在石林景区,大石林以高深伟岸宏魄称道。你看“石林”二字镌刻在崖壁之上,构成经典画面,让多少人向往。而小石林则以秀美清新雅致称奇。你看山青水秀之间,绿草成茵,茶花盛开,凸起的巨石,千姿百态,令人遐想。在望峰亭,登高望远,石林美景尽收眼底;峰回路转,壁立石林曲径通幽。在石林腹地,有一空地,彝族老阿婆和阿公们翩翩起舞,萨尼歌舞风情无限;湖水岸边,小石林中心景区,阿诗玛唤阿黑哥石林意象处,阿诗玛头戴巾冠,身背竹篓,莞尔回顾,眷眷深情。许多游人换上彝族服装,拍照留念。在小石林,奇峰怪石,平地挺起,绿树青竹,碧水盈盈,酷似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阿诗玛)
有资料称,石林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大石灰岩。经过了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岩石露出了地面。约在 200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又经过常年的风雨剥蚀,形成了今天这种千姿百态的石林。现在的石林风景有八大景区,现已开发的景区有:石林景区、乃古石林、大叠水景区和长湖景区。时间关系,许多景点都没有去。
(石林山水)
金殿,位于昆明东郊15公里的鸣凤山上。
来金殿,主要是因为它与平西王吴三桂和名妓陈圆圆有关。先说金殿,既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金殿,也不是用金所铸,而是吴三桂用250吨铜铸成。此殿高6点7米,宽、深各6点2米,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包括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殿里供有道教真武牌位,周围有城堡相围。距今已有210多年的历史。现仍有香客焚香祈福。据说吴三桂建太和宫和金殿,是仿北京紫禁城,早显称帝之意。但终被康熙帝平蕃所灭。只是吴三桂与陈圆圆悲欢离合的故事,让这里具有了情感色彩。
(金殿)
陈圆圆为江南名妓。有人形容其“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在一个展室内,有人用漫画的形式描述了陈圆圆的沉浮身世。有陈圆圆如何被选入宫,如何被吴三桂纳妾,如何被李自成俘虏,吴三桂如何“冲冠一怒为红颜”,以及随吴入云南,后失宠,削发为尼,惟妙惟肖。目睹吴三桂曾使用过的大刀,金殿的镇寺七星宝剑,读着明末清初文人吴梅村的《圆圆曲》,不由得你不为历史沧桑而感慨。正如《三国演义》诗曰: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世博园的旗帜)
到了昆明,也一定要到世博园看看。
虽说世博园已过去了十年,但当时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名誉华夏。好像当时我国举办这样的世界级盛会还少,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各省也动员起来了,因为每省都要有一个展厅和一个具有本地风格的园艺建筑。所以大家都不遗余力耗资在这里建筑。记得开园时刻,全国各省都进献了贺礼,一时昆明世博会成国人热议,同时也显示着国人的自豪感。人们纷纷去昆明参观。我想,我一定要看看世博园,也是有这样的情结。
(花海)
来到世博园,世博园正在筹备十周年庆典。正值金秋,这里花团锦簇,或有当年的风姿。来到中国馆,一、二楼大厅,各省进献的艺术品尤在,堪称精品。只是各省展厅,有几个已变成卖纪念品的商店,更多的已是人去楼空,当年的物品也不知去处。来到国际展厅,除了几个国家还勉强支撑着展位外,如泰国、乌克兰等国,其他统统破败收摊。在参观外国的园艺建筑时,个别国家的还残留一些,其它的只能看遗址了。倒是参观各省的园艺建筑时,看来当年建的还可以,多数保存完好,值得一看,还能让人稍微心慰一些。比如北京的“万春园”,山东的“齐鲁园”、江苏的“东吴小筑”等都不错。我还专门看了看河北的,也算可以吧。总之,看世博园有些失落,与想象的相差甚远。
在世博园和金殿公园时,意外的收获是温室花卉,拍了些照片。只是与美国的长木花园差距大多了。不过,能坚持成这样,也是相当不错了。但愿世博园能另辟新径,把世博园搞活,真正名符其实,成为昆明人和外地游人最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