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若只如初见

(2009-07-01 21:56:06)
标签: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纳兰词典评

原词

纳兰性德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读《纳兰词典评》有感

 

纳兰性德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还是女儿博客中引用了他的一首词。那首词是:《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读着这样清丽婉约的文字,知道了他是清朝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词人,是康熙重臣大学士明珠之子。

我很喜欢词,经常为词的那种节奏语感所陶醉,因为词本来就是音乐的。不过,说到词,过去只知宋词最有名,人说唐诗宋词吗。总以为,其他朝代的词,对于宋词来说,是望尘莫及和不可超越的。后来,知道了纳兰性德,仅仅读了他的几首词后,就意识到纳兰词的独特魅力,知道还有写词写得这样好的人,能与宋人比肩。读纳兰词,其情真凄美之意境,令人动容,有如人生初见般的的感慨。

后来,在书店买到一本书,即《纳兰词典评》,想通过此书细细品味一下纳兰词。此书为苏缨所著,在扉页的序中是这样介绍纳兰性德的: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朝著名词人。被誉为“清朝第一词人”。又云,纳兰性德的词风,可以称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被王国维推崇为自北宋之后的词坛第一人。人却三十一岁因寒疾而殁。

确是如此。读纳兰词,总让人情感跌宕,大有登高临远,栏杆拍遍,尚不足以抒发心中之郁;用尽天下妙语,揽尽先人之典,不足以附着内心之情。移情纳兰词,我们深为纳兰真情感叹,也自况心灵情有所依。著者释说,“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容若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我深有同感。

读完此书,感触最深的是该书的典评。注意这里是典评而不是点评。书中在阐述词义方面,竭尽典故之能事。从用词源流,用典出处,可能缘由,对纳兰词进行详尽的解释。这些阐释对我们理解纳兰词确有帮助,而且旁征博引也让我们长了不少知识,但总觉得著者有些阐释过渡。有的有牵强附会之嫌,往往离开纳兰词本身自说自话,由一个典故引向另一个典故。由此我想到了一个典故,说的是一个人要在墙上挂幅画,结果发现没有钉钉子的锤子,找到锤子却发现没有木把,为了木把又去找锯子,结果发现打一把锯子还要找铁匠,由此下去,最终忘了刚开始时想要干什么。好在著者绕了一大圈回来,还能再回来解释词义,总归是有些问题的。

我觉得,著者对这些词用典的详解,应以直接为限,紧扣原词解释为好,适可而止。直接读原词,在释义的基础上欣赏原词,保持词的原始的意蕴,就像纳兰性德的那句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最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