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2020-11-26 10:28:40)

东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20201122日,明半夜就下起小雨,赶来东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集合上车的时候,居然有些紧了。

“好雨知时节”,鲁西一个半月没有下过半滴的雨水,今天却破例了,居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也许,今天的尼山之行,伟大的孔子的精神,也会如这绵绵细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大家有组织的陆续上车后,630就在深色的晨幕中出发了。

随车的导游阿姨,激励孩子们,注意个人自律,维护好集体和个人卫生,遵守约定,带好小红帽,不要掉队。为了保证这次出行安全,单位对领队人员和辅导员做了细致的分工。三名工作人员,五名班级辅导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1020分,客车正式到达目的地。大家换坐两小客车,穿过深林覆盖茂密的一座座山岭,走弯曲的山间通道终于来到尼山圣境入门处。

一、孔子塑像广场

入门后,行走在狭长的通道上,左岸是一条宽阔大河,远处有山峦环抱,作为屏障,我居然有些疑惑,怎没有想到,曾经到过的山东曲阜,还有如此的景致。路边的花草,在初冬的风雨中,居然依旧是红灿灿的,灼人眼目。

因为是阴雨天,我们都有些失去了方向感。但,当我们走到尼山圣境的巨大牌坊前,心底还是发出强烈的震撼。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五门四柱的高大的石头牌坊,支柱擎天,巍峨壮观。大家组织因兴奋欢叫的孩子,首先和了一个影,再按照导游的吩咐,在导游的指导下,走过牌坊,沿着石台,面向孔子巨大塑像进发。

72米的巨大孔子塑像,立在山峦之间,双手拱抱,和蔼慈祥,但又威仪挺拔,让人心生肃穆之感。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站在孔子雕像大座下,“万世师表”四个字赫然入目,这是后世对孔子的最高的评价了!仰望孔子雕像,只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心中涤荡。站在孔子塑像向南望去,巨大的湖水奕奕动荡,有山有水,左右有扶手可靠,该是人间第一好风光。站在这里,我似乎感觉到孔子宽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闪耀智者光芒的思想,涤荡我心。那种高尚的治国兴邦的理想,如高大的塑像般,矗立在身天地间,让我们的身心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升华。

 

  二、孔子大学堂

从孔子塑像游览下来,稍作休息,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一起进入孔子大学堂,金碧辉煌的大厅、长廊,足以让人忐忑而又激动肃穆。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国宝级双面苏绣:那夫子洞:虎奶孩子鹰打扇的动人故事;望川亭:孔子面对河川发出:逝者如斯夫的人生感叹---,将人们引入孔子学术殿堂。那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场景,吸取了历史中国庙宇教育的形象和审美。那精巧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构图,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睛,精巧的铜制凤凰,电子技术下的长明灯,那一幅幅精美的图像,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在步入大学讲堂的正堂,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大学》书法,让人肃然而立。而随之进入的大亭,让人感到孔子的平凡而伟大,他的弟子仿佛就活在民间,生活在我们身边。杏坛之上的孔子,就是一位普通的老者,他手下的七十二弟子,就是在他的诲人不倦的影响下,树立起坚定地人生信念,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生活,对社会对后世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游学的场景、孔子圣贤弟子如:穷也不改其志的颜回,鞭打芦花的故事。一座座鲜活的雕塑,一场场有意味的故事,深深的抓住每个人的心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在藏经阁中心,孩子们认真地伏案描红,抄写论语经典。认真倾听来自遥远的雅乐,心灵得到启迪,陶冶。绕梁三日余音不绝,大概就是指的这种音乐吧!

 

三、夫子洞

走出孔子圣境,又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夫子洞。传说,夫子洞即孔子出生后,因其长得丑,家人把他抛弃。是老虎把他叼到老虎洞,用自己的乳汁奶他,老鹰怕晒着他,便在洞口用羽翼当做伞盖罩住,是的他得以活命。大概圣人是天上的星宿,定有不平凡的经历。

带着强烈的神秘感,大家赶往夫子洞。路过一片葱葱绿绿的柏树林,粗大的柏树怕有三、四百年的光景,当走近孔子庙时,才发现这是一座古庙。

碑刻写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尼山孔庙和书院。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赴尼山圣境参加孔子文化研学点滴记

这才是最早的孔庙和孔子书院了!

大门口南侧有一座明朝的碑刻,而庙宇内的柏树则是两三个成年人也抱不过来,怕有千年的树龄了。而那座透龙碑分明是元代石刻。庙内的孔子像则与曲阜官庙内容一致,至圣先师的称号,中国只此一家了!大殿后一座小后殿。庙前的两棵巨大的柏树,则生平头一次见到。由此可知,这里是最早的孔庙无疑!

匆匆从后殿往回赶的时候,同行的已经从南面墙外西区去了。才发现夫子洞的表示。路过书院时,外地的一支学习队伍刚刚从门口往外走,只好下山追自己的队伍去了。夫子洞在山的下面,匆匆200米后,来到夫子洞。已经扩展为一个小院子。夫子洞就是一个老虎浅洞,是否就是传说中的老虎洞,则未可知。既然这么写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了!

出夫子洞,往回走的路,依旧是条山路,道路两侧,绿柏树绿森森,猛回头看到远处一座高山,气势磅礴,山上植被稀少,但路标上似乎是指向尼山。

 

孔子是中国人心中的圣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泰山北斗。但孔子更是一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实的践行者。他的一生教育了大批弟子,他的诸多言论,已经渗入我们的日常行为,甚至我们的血液。我更把他看作一位人生路上的智者,可以想谈,可以倾诉,与之交往让人被觉亲切,与之交流,心灵的火花不时被点燃。

走进尼山圣境,也就接近了孔子,接近了孔子的生活!

 

 

 

单清林

2020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