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诗歌中映衬修辞经典

(2007-03-10 16:18:00)
标签:

杂谈

    在语文中,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观念,事物,对立起来,进行比较,使语气增强,意义明显的修辞方法就是【映衬】。映衬的作用在於:以相反,相对的特质去形容事物,使所说的事物分外鲜明;或将两件事物彼此衬托,比较,而使所表达的一面特别显著,或使所说的两面相互辉映。
     映衬是为使语气增强,感情加深所用的修辞法,如何运用得巧妙,应注意下列原则:
   
1、为使意境鲜明,必须找出强烈对比的冲突点。映衬起於人类对外在事物对立差异的辨别能力,而差异强度越大,给人的印象便越强烈,所以映衬要找出互相对立的冲突点,以造成鲜明的印象。
    2、夸张与含蓄必须兼顾。映衬以描写事物相异的观点或事实,以造成修辞的效果,不过相异的观点或事实不妨夸张,可是叙述却要含蓄,只要听者,读者能从其中领会作者的用心即可。
    依据对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反衬,对衬两大类:
    (一)反衬
    对於一件事物,用恰好跟它本质或现象相反的词语来描写,以制造【无理而妙】的效果。
    (二)对衬
    对两种不同的人,事,物,用两种不同或相反的观点去描写,形容的修辞,叫做对衬。

    在古诗中诗人常会用各种的映衬修辞以凸显诗意,常见的经典名句如下。
1、
颜色的对比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唐。王维<终南山>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宋。周邦彦<玉楼春>
2、声音的对比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清。陈恭尹<虎丘题壁>
3、时间的对比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宋。王安石<春夜>
4、空间的对比
「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宋。苏轼<溪阴堂>
5、场景的对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6、情境的对比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园>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五首。其一>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明。屈大均<壬戍清明作>
7、动静的对比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唐。王维<过香积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8、数量的对比
「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一树春风千万枝」                -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清。祁文友<出郭>
「有山皆入画,无树不参天」        -清。刘爵湛<秀峰寺>

    著名的诗句还有以下经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
    同来玩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宋.王安石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