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一点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乱 |
在山里听风,非常享受。
山不是名山,都是很普通的小山,一座连一座,走得越深,人迹越少。
那是自己的小天地,没有一个人。
只有清爽的秋风吹过山林,林声如乐,舒服至极。
林声一停,地上就铺了厚厚落叶,山还是青的,但落叶却越来越多。
躺在上面看书、吹笛子、或者摘野果,那就是山里人最廉价的休闲方式。
山里并不是没有人家,最深的地方有个守林的大叔。
以前有人偷松油,盗木头,所以曾有很多大叔在里面日夜看守。
听守林大叔说,这里的木料销往各地,以前的大官也是从这里订的木头。
如果你熟悉守林大叔,那么你每次看到国内的一些山林起火的新闻,很可能是木头贩子故意放的火。
因为这样收伐山里的林木就不需要任何申请,而且价格很低,常有人主动放火。
林里的酒俗很特别,守林大叔生活在山林里,唯有喝酒解闷。
山里以前以黄酒为主,明朝后引进玉米,于是有了包谷酒。
包谷酒够烈,够猛,够醇,黄酒就被取代了。
现在虽然也常喝啤酒,白酒,但酒规没变。
山里的第一杯酒叫做门杯,敬客人叫做敬杯。
敬酒的方法必须喝了自己的门杯,将空杯敬给客人,再斟上酒由客人喝。
据传,这样先喝干酒将空杯敬上,乃唐朝宫廷酒习,以示“我先喝了,杯酒无毒”。
客人喝完敬杯中酒,斟酒满杯还给敬酒人,叫做还杯或者回杯。
给对面或者斜对面的客人敬酒,叫做对面笑。
主人先喝一杯,然后依座次顺时针轮转喝下去,叫做转杯。
不在席的主人向客人敬酒叫斟杯。
趁别人不注意将自己杯中的酒倒入他人杯中叫做跑暴。
给客人敬酒时,再把他们的门杯斟满叫添财。
由一个人发起,将门杯和别人的敬杯依次往下传叫赶麻雀。
主人家按辈份分排列给客人敬酒叫下楼梯。按年龄排列敬酒叫叫上楼梯。
酒规很烦琐,不记也罢,如果不是熟人,也不跟你计较。
其实在山里你也碰不到多少个生人,毕竟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个人。
现在也不计较这些了。
山里的洞很多,石洞不记其数,可以前留下的土洞也很多。
土洞和石洞不一样,并不是天然的,而是由人挖的。
土洞就复杂了,有的是偷挖煤,有的是以前埋的东西,比如酒啊什么的。
以前躲雨曾入过一个土洞,结果踩到一条蛇,吓得魂都飞了。
普通的无名山里,没有名山的那么多传说,但山里人的故事却一点儿也不普通。
我喜欢一个人走山无人的山野,随处乱走,听风看书吹笛摘果捕鱼。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去不再回来,这里也越来越冷清,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可生是哪里的人,总会觉得哪里才是家,不管哪里多么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