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失当!高位逼抢是把“双刃剑”

门将:
后卫:张琳芃
后腰:
前卫:黄博文
前锋:
相比上一场比赛,斯科拉里对首发做出了4个调整:如果说在联赛中停赛的郑智重回主力是外界早都预料到的话,那么邹正、梅方和于汉超3人本赛季第一次出现在首发阵容,估计会有不少人都没想到。由此判断赛前斯帅也是对川崎这个对手做了深入研究,他也知道本场比赛意义重大,因此才会对阵容做出似乎有些罕见的轮换。尤其是在左路同时使用邹正和于汉超,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打击川崎防线中的最弱一环:田坂佑介所在的右边防线。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恒大的防线也终于回归常态化,之前出现的一系列隐患,有望尽数规避。
比赛的过程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这里就不再回顾,首先还是谈谈对焦点问题的看法。赛后,可能大家会异口同声问道:为什么恒大在上下半场完全判若两队?上半场球队的强势压制,怎么到下半场一下就消失了?据笔者观察,这与斯科拉里本场使用的战略战术有很大关系。上半场,球队拼得太狠,以致于下半场体能下降后,没有准备足够的“后手”,最终酿成苦果。
细致分析,恒大一开场就采用了强度极大的高位逼抢战术,尤其是在前35分钟,川崎的球员一拿球就会遭到一个甚至几位恒大球员的围抢,两位进攻核心中村宪刚和小林悠很难拿到球,因此攻势寥寥。而恒大在前场抢得球权后,立马就推进到危险区域配合射门,攻势一浪接一浪,并由阿兰把握住一次快速反击的机会打破僵局取得领先。在这个时间段内,双方的射门统计为11:1,恒大在场上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虽然川崎已对其右路防线做出调整,不过恒大在进攻时还是主打左路,在于汉超、邹正、高拉特等人的连番冲击下,35岁的老将井川佑辅只能疲于奔命,十分被动。阿兰的进球也是接应高拉特在这个防守区域的传中所取得的,而双后腰中靠右边的只是一个20岁的小将,面对着恒大疯狂的高位逼抢,显得手足无措,无法帮助井川佑辅。正因如此,川崎主帅鬼木达果断作出调整,上半场没结束就用前锋森本贵幸换下,老将井川佑辅重回自己熟悉的中卫位置,将首发左后卫登里享平放到右后卫位置上,中前场的大岛僚太和阿部浩之也回到了他们更习惯的后腰和边锋位置,可以说这次换人十分奏效,局势立马发生扭转,比赛也从此刻开始进入到川崎的节奏中。不可否认,对方主帅的临场洞悉力和指挥调度能力,值得肯定。
而下半场比赛甚至可以说是恒大参加亚冠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半场了,因为除了在下半场初段还有几次攻势外,差不多40分钟的时间里恒大队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原因很简单,就是球员们没体力了!上半场的大强度高位逼抢虽然令恒大占据优势并取得领先,但同时也对恒大球员的体力造成很大的消耗,因此在下半场的比赛中,别说高位逼抢了,就连正常的压迫和延误,恒大球员们都很难做到了。偏偏日本球队最擅长的就是传导球,整个下半场,川崎基本都是控球在脚,从容地组织进攻,自身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到川崎的两位核心中村宪刚和小林悠在下半场拿球进入危险区域的次数越来越多,若非曾诚做出了多次精彩的扑救,恐怕恒大早已被扳平。面对被动的局面,恒大球员想抢但有心无力,只能跟着对方跑,这样实际上更加消耗体能。然而没有体能的保障,前场根本拿不住球,只能龟缩本方半场死守。于汉超最后时刻在禁区中的手球,似乎让他置身风口浪尖,成为了所谓的“罪人”。实则不然,冷静后分析,他最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动作,明显就是体力已达到极限后所造成的动作变形而导致的。不要怪罪汉超,真正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而笔者更想说的是,相比起鬼木达在上半场不利场面下所作的有效调整,斯科拉里本场的3个换人都只是对位换人,基本完全没起到效果,可以说斯科拉里本场在临场指挥方面完败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