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中结合成“佩三期”主旋律,国足不停在变何时才能稳定?

(2014-10-15 07:49:04)
标签:

体育

边中结合成“佩三期”主旋律,国足不停在变何时才能稳定?

边中结合成“佩三期”主旋律,国足不停在变何时才能稳定?

倘若国足3球完胜仅有15人来华参赛、实力堪比三队的泰国队让人感到说服力不足外,那么时隔几日后利用闪电战21历史上首次战胜南美劲旅巴拉圭队,是否就能证明一切了呢?笔者承认,在含金量上第二场热身的价值确实比第一场高,但也不可否认,当下这支巴拉圭队实力大幅度下降,早已不是当年世界杯八强的水准,或许已根本配不上“南美劲旅”的头衔……

怎样都好,“佩三期”以两场胜利告终,多少增加了国足未来征战亚洲杯的信心,这对眼下的中国足球而言有益无害;不过毕竟又是热身赛,其意义不能与正赛同日而语,大家还是更希望通过对比、观察佩兰的三期集训,看看在他手下的国足到底有什么变化?未来到底是走怎样的发展道路?


不到20分钟便20领先对手巴拉圭,国足上演的“闪电战”令大家叹为观止。这多少与老将郑智的回归有一定关系。除了亲自罚点为球队打破僵局,就此缓解全队紧张情绪之外,他与蔡惠康组成的双后腰,也很大程度帮助了国足。郑智的位置稍稍靠前,更主要承担起串联、组织进攻、协调攻防转换的重要作用,他的发挥完全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国足的中场梳理达到了少有的顺畅,而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实战中,郑队出色扮演好了一名指挥官的角色,这多少与他在恒大队中有着类似的作用。总之“佩三期”开始召回30岁以上的老将,韩鹏在实战中作用不算明显,但郑智却展现出非凡的作用。对于眼下这支国足,利用少数关键位置上的老将,尤其利用他们的经验以老带新,在此基础上去征战亚洲杯,笔者相信应该是比较科学客观合理的做法。


比郑智回归更明显的特点,便是“佩三期”国足主打的战术:边中结合。除了在召唤球员上体现出这点外,国足在场上也时时刻刻在贯彻这项战术。从大量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佩兰在这期集训中主要便是强调让大家坚决打边中结合,边锋拿了球不要选择内切,亦不要选择与中路进行短传渗透配合,而是大胆在边路起球传中,中路球员疯狂包抄抢点,用这种形式威胁对方大门。事实便是如此,本场与巴拉圭的比赛,两个进球均来源于两条边路的大胆传中。特别是第二球,任航接应孙可回敲后大胆传中,国足门前竟然多达3人进行包抄抢点,而此时对手只有一名防守球员予以应对,当然无法招架,最终由武磊打进确保胜局的1球。这回必须赞扬国足,进球是否精彩还是次要,关键是锋线球员的意识颇佳,执行力增强,对佩兰的战术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这些基础上演绎出这样的进球,不得不让人振奋啊!


“佩三期”两场比赛都赢球了,边中结合似乎在国足身上尝到了甜头,但笔者也不能肯定,这就将是未来国足主打的战术套路,而这批球员则是国足未来的主力成员,毕竟三期下来,国足依然不断在变化,依然没能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套路与发展理念来。只能说,在所有的变化中,“佩三期”的效果是最好的,至于会否继续坚持下去,还得看佩兰自己如何抉择。


从佩兰第一期的343,到第二期的433,再到第三期的4231,阵型上的摇摆不定仅仅是他不断变化的一部分。在球员使用上,也从清一色的年轻小将,到招入中生代悍将,再到请老将回归……当然,大家应该给佩兰时间,他来中国执教并不久,也很勤奋,不停穿梭在各大赛场通过看联赛挑选球员,也不断通过集训发现问题并利用调整试图解决问题。这一切看出他的敬业,确实值得肯定。不过亚洲杯将至,三期集训结束后,“折腾期”理应结束了,球队应该尽快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阵容以及打法出来,未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练,增加彼此默契度,熟练这套战术的实战应用,才有可能在亚洲杯上取得佳绩。否则依然继续一味尝试一味变阵,一直不能够稳定下来,到最后必然自食苦果。


随着中国队2-1战胜巴拉圭队,佩兰执教中国男足的战绩为421负。虽然都是热身赛,但高达57.14%的胜率还是依稀让人看到了“热身赛之王”的影子,中国球迷对国足亚洲杯的前景充满期待。到目前为止,佩兰共把43名球员召入国家队,曾诚等16名球员连续3期入围集训名单,但只有张呈栋、吴曦、于汉超、孙可这4名球员参加了全部7场比赛,张呈栋以543分钟成为出勤王。另外,7场比赛全部首发足以说明他在佩兰心中的位置。

 

通过这些总结,大家或许还是觉得不太明确,还是觉得球队不够稳定,希望在接下来的第四期集训里,佩兰能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毕竟给他试阵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是时候开始磨练打造常规阵容了




想与大佬鸣探讨各种体育话题的朋友们欢迎您加入大佬鸣体育博客交流圈(Q群):117057851、124391979、1365553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