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佬鸣
大佬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380
  • 关注人气:12,1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俱杯不能体现恒大女排真实力,郎平身兼两职重心仍在国家队

(2013-10-14 07:40:32)
标签:

体育

世俱杯不能体现恒大女排真实力,郎平身兼两职重心仍在国家队

 

世俱杯不能体现恒大女排真实力,郎平身兼两职重心仍在国家队

北京时间1013日晚上,在苏黎世进行的2013女排世俱杯进入收关比赛日,在抢先进行的季军争夺战中,恒大女排再次遭遇小组赛中曾经13不敌的东道主苏黎世女排,结果恒大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实现逆转,从而以31取得赛事第三名,也取得了亚洲俱乐部在世俱杯上的突破,四局比分分别为2426252325182521。尽管是季军,但咱正常发挥了水平,而且这个成绩已经创造了亚洲俱乐部参与此项赛事的历史最佳战绩,恒大女排还是值得庆贺的。


在刚开始关注本届世俱杯上的恒大女排时,笔者不得不承认有种“惊呆了”的感觉:天啊!恒大女排阵容中怎么还有惠若琪、沈静思、朱婷、曾春蕾、张娴等一众国手的身影?难道她们一同转会恒大女排了?这么大的事俱乐部怎么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呢?这些各省市球队的骨干精英一直被冠以“非卖品”的头衔,怎么一下子都去了恒大女排?带着惊诧与疑惑,笔者请教了业内资深记者,才了解到她们只是以借调形式短期加盟恒大女排,就是为了打这次世俱杯而已,并非真正永久性转会广东恒大排球俱乐部。


事情是这样的,此次出征2013世俱杯,沈静思、惠若琪、朱婷、曾春蕾、徐云丽、杨珺菁、张娴等国手悉数加盟恒大,以加强磨合,同时恒大辅以曾入选过国家队的王男、王婷,以及意大利外援古伊吉,美国国手霍奇、福赛特等,共同组成了恒大的12人阵容,球队在外援实力上或许比之以往有所下降,但在内援实力上绝对有明显提高,这是一支多国国手混编的球队,用“国家队加强营”来形容最为贴切。由于这几名外援经验丰富,融入球队的速度较快,所以在世俱杯这样的大舞台上,郎平能在更激烈的竞争中帮助球队继续进步,然而逆转击败小组赛中曾经战胜过自己的对手,且最终斩获季军的表现,对于这些连年征战的球员而言已属不易了。


不过客观分析这次世俱杯比赛,尽管创造了历史,但大家也不能因此就对恒大女排过分乐观,认为它在未来的国内联赛中会越发没有对手。很明显,这并不是那支真正的恒大女排!一众国手在世俱杯结束后将各自归队,未来恒大女排依然要面对内援使用捉襟见肘的难题。而且未来在换回恒大女排自己的球员后,与外援之间的磨合同样要从头开始,待到队伍磨合成型,还需要多方付出很多的心血与努力。世俱杯季军的成绩,是“国家队加强营”打出来的,并非恒大女排真正实力的体现!因此大家不要为此沾沾自喜,未来回到联赛中球队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说白了,郎平之所以如此组建恒大女排参赛,更多是想利用世俱杯这个更高的平台继续练兵,继续给她手下这批国家队球员更多大赛、更多硬仗历练的机会。世俱杯俨然成为了郎导心中另一个练兵的大舞台!而由此可以得出的是,尽管郎导眼下身兼国家队与恒大女排主帅两个职务,但这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很明显,郎平把重心更多放在了国家队身上,甚至利用了恒大女排参与世俱杯的大好契机,可以说利用一切有效手段锻炼自己麾下的这批国家队球员,为未来更多的硬仗做好准备。


郎平的重心仍在国家队,这点当然可以理解。她的行为绝非“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表现,而是更符合实际、更迎合广泛需求的必然抉择。毕竟现实就是如此,国内联赛场次少、影响力低,是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无论是领导还是球迷,大家更关心的依然是国家队的情况。郎平之所以愿意排除万难,重新出山接手国家女排,除了有自己多年对中国排球事业出一份力的心思眷恋外,更多是其价值与能力确实可以帮助眼下的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塑强者风范。因此大家应该可以理解郎导的良苦用心了吧,其实当初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为郎平解除后顾之忧,提供诸多保障,也是希望她能带好国家队。大家的理念始终是一致的。


一众国手并没有真正加盟恒大女排,这或许是好事,不然未来的国内排球联赛,恒大女排的“一枝独秀”会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届时尽是没有悬念的比赛,谁还会去关注呢?在这里写下这段文字,除了恭贺球队创造历史外,也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这次比赛的真实用意。




 

想与大佬鸣探讨各种体育话题的朋友们欢迎您加入大佬鸣体育博客交流圈(Q群):117057851、124391979、136555341

想随时看到本人评论,请加大佬鸣微信公共平台:congshuoming  

二维码扫一扫: 
世俱杯不能体现恒大女排真实力,郎平身兼两职重心仍在国家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