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费纳对决依旧堪称经典,“命悬一线”的费德勒更值得尊敬

(2012-01-27 07:37:27)
标签:

体育

费德勒

纳达尔

命悬一线

费纳

丛硕鸣

费纳对决依旧堪称经典,“命悬一线”的费德勒更值得尊敬

 费纳对决依旧堪称经典,“命悬一线”的费德勒更值得尊敬

当小德正强势崛起,大有要横扫整个男子网坛架势的时候,有多少人还在回味前些年代表男子网坛巅峰对决的主旋律——费纳对决呢?是啊,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时间正是扼杀每一个优秀运动员上佳状态的最强武器,谁也不能例外!如果用今年最红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情愫来形容费纳对决,我想显然是不恰当的。费德勒大战纳达尔,那似曾相识的对决,那无与伦比的精彩……不都在那些年,不仅在前些年,就在当下仍然存在。就如皇马对巴萨一般,费纳对决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下进行,都不会让我有审美疲劳的感觉。2012年新春伊始,澳网男单半决赛的费纳对决依旧荡气回肠,让人看得很享受。

 

费德勒是个“不信命”的人……可是,命运的名字似乎不叫纳达尔。真的很无奈,当费天王手握关键破发点的时候,纳达尔竟然能在被压迫的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回了那么一记不可思议的对角线inside out,还在界内……观众的惊呼与奶牛的望球兴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费德勒而言,这真的太伤士气了,也许他打不过纳豆,真的就是天意。印象中费德勒对上一次在大满贯赛场上击败纳达尔,已经是2007年的温网决赛了。如今纳达尔与其的对战纪录,要改写成更加悬殊的18胜9负了。

说球风相克也好,说是心理因素占主导的习惯性崩盘也罢,在费德勒如日中天、叱咤风云的时候尚且打不过纳达尔,更何况如今已过30,进入职业生涯末期的他呢?胜负也许并不难预料,我觉得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个过程。

 

纳豆的这次澳网之旅其实并不轻松,在面临诸多高手奋力挑战的同时,他首先就要克服更换新球拍后的适应问题,这对于一个职业网球选手来说并非易事。因为球员经过长期积累而成的固定模式,需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才能在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后,依然保证其质量。纳达尔在这场比赛显然做得很好,他的跑动打法依然犀利,正反手回球无懈可击,那种最宝贵的不到球落地决不妥协的顽强精神从始至终跟随着他,先丢一盘似乎对其没有任何影响。当然,纳豆还有受伤病的困扰,他能在场上拼搏到底,真的不容易!而费德勒随着比赛的进行,年龄对其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开场的强势与好状态并不能持续很久,取而代之的是一次次非受迫性失误。本场比赛他失误的次数近乎是纳达尔的两倍,毫无疑问这就是他输球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这次的费纳对决,两人都不处在自己的巅峰状态。一个是受年龄的影响,是自然规律;一个是受换拍适应期、伤病等因素的影响,是顽强作风的完美表现。但不可否认,费纳对决的强劲气场始终存在,双方你来我往中的较劲程度丝毫不减当年,对抗中的精彩回球时常出现……尽管比分是3:1,但这还是一场堪称经典、荡气回肠的比赛。也许只要当费德勒碰上纳达尔,就好比以往的阿加西碰上桑普拉斯,经典元素无处不在!

 

最后还想说说心中的偶像费德勒,虽然如今的他,似乎要想实现自己承诺的35岁退役、拿到20个大满贯的目标越来越难了。但在比赛中,天王仍有一点是足以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在多次被纳达尔压迫得很被动时,我们都有“命悬一线”的感觉。但就在这些时刻,费天王总能用数次美妙的制胜击球挽回对方的赛点,让比赛继续。我们确实看到了,感受到了,这种顽强劲,这种坚韧的感觉,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也没有因为过多的荣誉而殆尽。天王依然充满着通过竞争去夺冠的动力,只要有这个在,就没有人敢轻视费德勒这个名字。

 

费天王在命悬一线时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坚韧,让人依稀又看到了当年霸气十足的天王身影,这更应该值得所有人尊敬!比赛虽然输了,但实现梦想的机会永远不会输,我会继续支持费德勒,为自己的下一个冠军而奋斗不止的费天王。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reg.php?inviteCode=xBUEX1

大佬鸣新浪微博欢迎加入!

醉卧浮生新浪微博迎加

想与大佬鸣探讨各种体育话题的朋友们欢迎您加入大佬鸣体育博客交流圈(Q群):117057851、124391979、1365553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