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训再度成就李娜开年旺势,2012她依然会高开低走吗?

(2012-01-13 07:57:30)
标签:

体育

李娜

中国

澳网

科维托娃

丛硕鸣

冬训再度成就李娜开年旺势,2012她依然会高开低走吗?

 冬训再度成就李娜开年旺势,2012她依然会高开低走吗?

澳大利亚,从来都是李娜的福地。在近几年她不仅仅在全年的第一个大满贯澳网上连续取得佳绩(娜姐前年进了半决赛,去年拿了亚军),而且在有澳网风向标之称的悉尼公开赛,也是收获颇丰。在以2:1逆转当好炸子鸡科维托娃后,李娜连续第二年杀进悉尼公开赛决赛。无论最后能否战胜阿扎伦卡取得冠军,艰难逆转劲敌进决赛的成绩,足以说明娜姐已经基本告别了2011后半年的连续颓势,状态大大回升并开始找到了胜利的感觉。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即将开始的澳网之旅,中国一姐能再有惊艳之举。

 

想到郑洁在前不久也刚拿下了自己五年来的第一个冠军,我们不禁又一次感叹,中国金花总能在开年的一月份赛事中有着特别好的成绩!如今李娜在悉尼公开赛上的佳绩似乎又印证了这个定律……我坚信这里必然是有原因的,其实对比一下中国球员与外国球员在近段时间的行程安排,我们就知道其所以然了。

没错,中国选手赢在了冬训上!西方的圣诞节与新年是他们每年最隆重的节日,对于奋战了一年的职业网球选手们,在这个时间段,没有不选择休假、旅游、放松、庆祝的。这是他们全年最写意、最享受的时刻,这段时间他们的世界里不会出现网球!而中国运动员呢?春节才是我们最隆重的节日,因此金花们会跑到温度适宜的南方进行系统性的冬训。虽说冬训的目的更多放在了对球员状态的调整上,但毕竟也属于系统性的训练,毕竟也是天天跟网球打交道。而冬训能起到的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让运动员的体能的储备达到峰值的程度,这一切都为开年的比赛取得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手们纷纷在放松,我们在时刻为新赛季准备,此消彼长……

因此当他们重新拿起球拍,需要一定时间重新找回比赛感觉的时候,金花们却可以直接进入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基本不需要适应期,这个时间差自然就成了我们屡创佳绩的最佳契机。从多年所反应出的相似情形不难判断,冬训对中国金花的帮助与意义真的都很大!李娜开年的旺势,自然也来源于此。她吧自己状态的巅峰期调整到这个时间段,再明智不过了!

 

这场比赛也不例外,科维托娃依然希望延续自己的强势,开局就用极富攻击性的打法面对李娜,试图一下击垮对手的意志,从而提前登上世界第一宝座。她的接发球有力量、落点深、速度快,确实让娜姐很不适应,没多久就丢了第一盘。不可否认,老公姜山对李娜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无论休赛期他上来是扮演娜姐“出气筒”的角色还是教练一职,我们都能明显感到第二盘开始后娜姐有针对性的变化。在自己的发球局时李娜故意放慢了节奏,这有利于稳定自己焦躁的情绪;在回球上她主动寻求变化,不再一味只往对方反手打;对抗中不着急,娜姐稳守底线,尽力发挥自身特长,寻求多拍回合……随着比赛的继续,我刚才所说的体能储备优势逐渐显现,科维托娃的连续失误已说明她的力不从心,而娜姐的从容淡定,也是她状态回升的最好标志。李娜最终艰难逆转比赛,强势挺进决赛。她应该感谢姜山,感谢冬训。

 

2011的李娜无疑是辉煌的,但从整个赛季来看也是高开低走的。2012的李娜会否延续这个发展态势呢?从目前开年的旺势来看,“高开”俨然已在进行当中了。在澳网中娜姐惊艳的发挥是大家可以预想到的,这个延续了几年的定律似乎还会继续……但之前说过,等别的选手慢慢找回了状态,而娜姐全年的巅峰期度过以后,一个“低走”的态势就会接踵而来。不知今年会否重蹈覆辙?

虽然个人感觉“高开低走”的可能性很大,但也许这根本不重要!娜姐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她应该放平心态,不过多考虑结果,尽情享受比赛的过程,尽力把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只要做到这些,自然就会有好成绩。实际上娜姐已经创造了足以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荣耀,不需要再有什么压力,有一次就已经很伟大了。别管什么“高开低走”了,能打好一次算一次,能打好一场算一场!这样的娜姐最可爱!我们永远支持你。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reg.php?inviteCode=xBUEX1

大佬鸣新浪微博欢迎加入!

醉卧浮生新浪微博迎加

想与大佬鸣探讨各种体育话题的朋友们欢迎您加入大佬鸣体育博客交流圈(Q群):117057851、124391979、1365553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