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BA——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

(2009-12-22 11:08:41)
标签:

篮球

足球

cba

盈方公司

卡卡

中国

体育

    CBA——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

         CBA——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

卡卡08年在AC米兰时薪酬在国际球员中排行榜首,他在回答关于球员薪酬是否过高的问题时说“我觉得职业球员领取高的薪酬是应得的。足球这项竞技本身就是一种能够获利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生意。球员是这项‘生意’的核心,真正主宰这项交易的人是球员。足球比赛就像是一个企业的项目,它的运作,从资金投入到后期盈利,完全需要球员组成的俱乐部球队通过比赛来运筹帷幄。”

我认为卡卡的这番话,特别是其中的比喻,十分形象诠释了真正的职业体育环境下的职业联赛以及职业球员的角色分配的概念。但可悲的是,在中国,篮球还不纯是生意,如果把中国篮球当作个企业的项目,靠联赛中俱乐部的球员比赛还真是转不动啊!

新赛季CBA又开锣了。今年以“蓄力”为主题的联赛可谓耐人寻味。的确,时下的中国篮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青黄不接的窘境。而联赛作为后起之秀们储蓄力量最好的平台,作为国家队强大与否的基础,似乎远远起不到人们想要的效果。那么,是什么原因让CBA失去了造血的功能,又是什么原因让人们一直将其诟病为“伪职业”、“不职业”、“半职业”呢?我认为有四点原因。

         CBA——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

首先,联赛规则朝令夕改。无论是联赛整体的方针大略,还是具体到每个赛季的规章规程,中国篮协总在摇摆不定。就拿外援使用来看,去年是四节八人次,今年又改回与以往一样的四节六人次。(与八一队比赛时是四节五人次)这里实在是众口难调。如果沿用四节八人次,有人会抱怨外援完全掌控比赛,剥夺了年轻队员上场锻炼的机会。如果一直用四节六人次加以限制,又有人抱怨用高薪请来的外援,利用率太低,对俱乐部损失惨重。其实,这种矛盾在每个职业联赛中都是必然存在的。我认为,当篮协定下规矩后,就不要轻易改变了!虽然规矩应当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但规矩之所以称得上规矩,肯定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产生效力树立威信。规矩是不能朝令夕改的,否则无论对集体对个人都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当然,静下心分析,这种“改动剧烈”,主要原因是在于我们篮协的领导总在换。NBA的主席大维斯特恩可是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二十多年,而我们的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显然不符合职业体育发展规律。在中国,官场约定俗成的是下任不接上任的事,要有自己的政绩。如此一来,每一任领导上来,都否定上任的一切,一些好的政策没有得到延续,一些好的成果没有得到保留,一些好的经验没有得到传承……如今的信兰成对上任李元伟的否定,就是一场无益于中国篮球,无益于CBA联赛的折腾!

其次,中国存在体制障碍。我们知道,目前CBA各俱乐部都不是独立法人运营的俱乐部。它们均没有脱离地方体育局而独立生存。因此,除了联赛之外,在地方体育局注册的球员们还要为地方打大大小小许多比赛。当然,运动员为了“后半辈子靠地方”,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对比高度职业化的NBA,它与美国篮协是分开的。像科比这样的巨星参不参加美国队为国效力,完全由自己决定的。因此,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我们联赛的职业化不够彻底。我们盼望的是将职业联赛尽早与政府管理分割开来。

再之,俱乐部运营无方。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体制障碍有直接关系。CBA的各支俱乐部,除了广东宏远外,所有球队都是亏损的。有的俱乐部为了留住大牌球员,开出巨额工资,再用阴阳合同蒙骗篮协。有的俱乐部自称盈利,其实资金是从自己的左口袋进右口袋出。总之,在中国投资篮球,几乎没有了盈利空间。由于CBA影响力小,转播没有人看,为了配合篮协的准入制的规定,地方电视台每次向盈方公司购买的转播权所花的钱,其实最后还是由俱乐部买单的。至于市场开发这方面,由于篮协与盈方公司签了合同,这部分收益均归后者,而各俱乐部在市场开发的利益分配上与盈方公司根本谈不妥,当然到最后每家都出现亏损的情况了。毕竟,俱乐部的盈利不能只靠球票的收入吧。

最后,篮协服务太差。一个职业联赛要想强大,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合作,一同把蛋糕做大做强才对。而在中国,我们的篮协总是看到了蛋糕,自己先立马切一块。在市场开发已经归盈方公司的前提下,球场场地广告牌的收益还要归篮协所有。这点真得十分不合理!对于俱乐部而言,商业上几乎没有了运营空间,而与篮协的关系也不像合作方,而是一直处在被命令一方的角色中徘徊。这对我们创造良好的联赛投资环境是相当不利的。

                            CBA——彻头彻尾的伪职业联赛

综上所述,这些都使我们已经走进15岁的CBA联赛至今还是呈现着伪职业的状态。无论俱乐部,球员,球迷都在这种环境下无奈地叫苦连天。人们不得不承认,联赛的发展与壮大遇到了瓶颈,而篮协确实在各方面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改革之路势在必行,但改革要科学,不能操之过急。想扭转CBA不职业的状态,我认为应先从篮协提高服务精神与水平开始……

(PS:各位可以谈谈对CBA的职业化发展的良好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