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后感2篇(部分内容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

(2009-11-07 08:36:33)
标签:

人文

中国体育

读后感

this

魏纪中

丛硕鸣

体育

读后感2篇(本人阅读《中国体育》10月刊文章写下读后感两篇,部分内容节选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现在把全文放出来分享,以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

                 读后感2篇(部分内容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

        读后感2篇(部分内容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

 

                       《成就大,别跑偏》读后感

       读后感2篇(部分内容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

每次拿到新一期的《中国体育》,我做的第一件事总是找到魏老魏纪中的文章好好浏览一遍,接下来才会去看目录、看封面……这并不是因为我对魏老的个人崇拜,也不是出于对一个在体育战线工作50多年而至今仍在一线为体育工作的老兵的无比尊敬,作为一个专业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学生,魏老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叙述时下发生的问题的同时,结合了许多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总能让人产生共鸣,总是那么引发我深入的思考……

我有个总结,我认为魏老的每篇文章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魏纪中”。字里行里,词、句运用十分严谨,几乎没有重复的内容,这里做到了文笔充满“纪律性”。至于每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但很容易让人接受,观点表明十分“中肯”!因此,每次阅读他的文章,总有不少收获!

对于这篇文章,从体育的公益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开始,引发到我国目前对学校体育不够重视的状况,再谈到普通运动员的退役保障问题。几个看似无关的内容,却紧紧相连地分析,很好体现了《成就大,别跑偏》的中心思想。其中,最启发我的,就是他清楚指出了学校体育时下为何不受待见的实质原因。文中第五段整段内容,就是答案。看了让人恍然大悟!这就是忧患意识!

我喜欢看魏纪中的文章,我认为他对中国体育出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是十分到位的,《中国体育》也一直帮助我成长与进步!

 

             《封面报道——体育是什么》读后感

         读后感2篇(部分内容刊登在《中国体育》11月刊)

正如我所料,本期的封面报道迎合了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以“体育是什么,叩问60年”为中心的报道很有意思。的确,近期总结新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的文章层出不穷,但贵刊以“体育是什么”这种反映本质属性的问题为切入点,再以1952年,这个对于新中国体育具有历史意义的“体育元年”开始回顾,最后以当今体育应该是什么作为总结。这种写法十分吸引人,与众不同!

但文中有部分表述,本人有一点不同观点。通过学习,我认为“体育是什么”,“中国体育是什么”,“新中国体育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并不可以等同于一个问题来分析,它们所含的内容与范畴是各不相同的。“体育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在世界学术范围内,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体育”这个词,追根寻源,就有多重含义,在不同的主场与不同的环境氛围中,表述着不同的意义。中国给出的“体育是什么”的官方解释就有广义、狭义之分。体育可以是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可以是游戏性的身体活动。体育也可以是教育……因此,文中作者应把“体育”这词在文中所表达的含义先明确,才能让读者比较清楚得得到认同。其实很明显,文中通过对1952年多个事件的回顾,更想表达的是“新中国体育是什么”的核心问题。那么,我觉得就应强烈突出后者,而前2个题目只作为引子。毕竟,在历史漫漫长河中,这只是近60年发生的一些事……它代表不了中国体育,更代表不了体育。

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从而提炼出核心思想的纵向性思维的文章,对引发人的思考,是大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这期《封面报道》,显然我又收获了不少……

 

《中国体育》网上下载浏览地址:http://www.sportsol.com.cn/  点进去选择《中国体育》,有上一期的回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