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转型期必经的失败——我对中国男篮的定位

标签:
篮球体育中国男篮内线姚明 |
中国男篮在亚锦赛决赛的表现的确令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沉思了很久……我知道,亚洲篮坛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球队之间水平差距很大。这次相信也只有进入四强的队伍,勉强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因此,决赛与伊朗如此大的差距,怎能不让人心寒?以往14次进入决赛均夺冠的中国男篮,那亚洲雄霸的光环,变得如此模糊……
比赛终归输了,幸好亚军也有世锦赛资格。这只是一场比赛的失利,我们没必要上纲上线,否定了中国男篮之前良好表现。我们也没必要因为一场球的失利,一次在亚洲无法登顶,就大谈改变风格,更换打法,那根本不现实,也无需用这种话来发泄不满。我对它的定位是:这是一次转型期必经的失败!
中国男篮仍以内线为核心是正确的,我们不能因为一场失利就否定一切!毕竟,我们内线有优秀的球员,而且坚持那么多年了,路线随便改,很有可能走弯路。别人的打法也不一定适合我们,一出了成绩就仿效,那是很功利的行为!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男篮,的确有几点需要加强改革的,以下是本人的浅薄认识,仅为个人观点。
一,必须加很大力度加强内线之间的配合。以往有姚明在,打内外线之间配合多,由于姚明脚步较慢,又是站桩型中锋,很难打出内线之间的配合。如今,在阿联对抗能力加强,篮下进攻能力加强的时候,我们不能让他成为假想的姚明那样打,毕竟作为大前锋,他并不适合打推土机似的站桩型打法!王治郅是一个技术型的内线,靠脚步,靠传球,靠外线威胁对手,我认为,姚明与他的配合绝对不能复制到阿联身上!阿联也更多是一个技术型的内线,再加上他日益强壮的身体,应该发挥他的长处。中国队以后可以打那种双技术型内线为核心的打法!那么,内线之间必须要求多配合,加强紧密联系,不像现在更多是各打各的。我讲的内线之间的配合,不仅仅是进攻中的内传内,还包括无球队员之间的跑动变换位置,吸引防守,包括攻防端抢篮板的配合,防守时内线站位补防的配合…..如果能做好,到那时,“致联组合”的配合无处不在,真能做到“组合”,那么,中国队肯定实力提升不少!
二,对于外线球员,要明确自己在球队中应该起到的作用,这样上场才不会盲目!无球跑动,目前我们做得远远不够,这对球队进攻的空间没有好处,必须加以改进!我们总是站着看球,这样很被动,在球场上,勤奋的人永远都不会被埋没的。如果场上每个人都能有秩序得动起来,那么中国队的进攻必然势如破竹,酣畅淋漓!
三,我们的快攻少得可怜!这可能牵涉到篮板,后位能力,前锋快下意识等多方面因素!但以前姚明的中国队,可能的确不容易打快攻!但以后的中国队,内线队员完全有能力参与快攻了!我们是否应在这方面加以训练。毕竟,能成功打出快攻的球队,往往能较轻松取得比赛胜利,像美国队!
综上所述,中国队正在处于转型期,我们应该坚定一个新的方向了,不能再奢求抱着姚明的大腿不放!这期间会遇到困难,会输球,但长远来看,对中国男篮的发展还是有利的。转型期必然经历输球,晚一天不如早一天!我们更应给小伙子们空间,给他们时间!中国男篮是有基础有底蕴的,绝对不是中国男足!我们应该给他们宽容、期望、信任,不是吗?就像我们热爱篮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