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2020-02-25 15:25:48)
标签:

东北自驾

黑河

八十里大湾

呼玛

小兴安岭

分类: 用车轮丈量疆土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上图:黑龙江八十里大湾,图中的岛屿是属于俄罗斯的萨摩东半岛。

   水火交融的五大连池,粗犷豪放中不失悠然静雅,让人难忘,依依不舍中,我们与它辞别,继续下一站的行程,沿着吉黑高速穿行在小兴安岭北麓蜿蜒林,沉浸在秋色中的深林,一片一片被甩到身后,傍晚六时时分才到达黑河市区,我们将在这里稍作休整,然后再一路向北。

  黑河,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北边陲,黑龙江西岸,小兴安岭北麓,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相距不到800多米,是中俄边界上距离最近、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边境城市,被人们称为“中俄双子城”。

  922日,清晨的沿江公园,天空湛蓝,江水静流,清风习习,让人倍感舒适、惬意,碧水蓝天间,江对岸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楼房林立,清晰可见,黑龙江宽阔平静的水面,时而被微风吹动,泛起阵阵涟漪,同时也泛起了12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段屈辱历史,那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1858年沙俄强行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据为己,并逼迫清政府签下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这其中就包含有黑龙江东岸的海兰泡也就是现在的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及"精奇里江""布迪音河"交汇处东南,黑龙江以东,一直到"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东部江以北,这片土地上的六十四个屯子。可手握《中俄瑷珲条约》条约的邪恶沙俄仍贼心不死,为掩盖其强行霸占中国领土的强盗行为,永久抹去中国拥有这片土地的印记,从1900716日开始,以保护中东铁路、镇压义和团为由,出兵对世代生活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驱赶和屠杀,他们烧杀抢掠,一路驱赶,一路追杀,将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平民全部追赶到了黑龙江江边,但屠杀却仍未停止,很多人渡江逃命有的又不幸又溺死江中,一万多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同胞,最后能泅渡过江和被官船接运回黑龙江西岸的人不足五千。在这黑暗的一天,我同胞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哀鸿遍野,血流成河,这一天,养育两岸同胞的黑龙江中漂流的是它子民的尸体,流淌的是它子民的血和泪,这是一场有组织的大屠杀,这是一场蓄谋已久以占有为目的的大屠杀歌舞升平的今天,不知这片中华故土是否还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做为中国人,请记住它吧,记住在中国的诸多历史can案中,不仅有南京大屠杀,还有1900年的海兰泡大屠杀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请记住它吧,记住在江的对岸,还有近万同胞的亡灵没有昭雪;请记住它吧,记住那些故土村落曾经的名称:黄山屯,现在被称为了穆拉维约夫卡;博尔多屯,现在被称为了格罗杰科沃;大泡子屯,现在被称为了谢米多姆卡;段山屯,现在被称为了沃尔科沃;还有补丁屯、兴隆屯等等、等等

   这不禁让我想起刚刚看过的金一南教授的一个讲座,其中讲到现今的中国军人到俄罗斯军事学院去学习,在回答“边界是怎么形成的”这一问题时,中国军人的回答是“边界是由山川、河流天然地貌自然形成的”,而俄罗斯军事教官给出的答案是“边界是上一场战争形成的”。是啊,这个答案,他们的祖先早在120多年前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可我们却把它遗忘了,现在就记住这个答案吧,记住它并不是我们要用战争掠夺他人的领土,而是绝不允许他人再用战争改变我们的疆界。

   出黑河市区进入刚刚整修一新的G331国道,由于道路配套设施还不完善,途中车辆也不多,国道一马平川任你驰骋。进入呼玛地段,也就由小兴安岭地区进入了大兴安岭地区,国道穿行在茫茫林区,路两旁的白桦林树叶已经泛黄,落叶松还透着翠绿,一片一片从眼前闪过,深林的树木没有想象的那么粗壮、高大,一点没有原始深林的感觉。国道时而也会走出深林,沿江而行,走村过寨,处处风光无限。在江湾半岛,站在堵里口的山顶,登临观景台,一幅奇美景观展现在眼前,江水环绕的小岛像一个大大的圆盘,山水交映之下,闪耀着秋的炫彩,在群山环抱之中,成就了一幅大自然的奇美画卷。在这里,大自然像个任性的孩童玩起了大回旋,但见黑龙江一路由北而来,来到萨莫东半岛的北面,突然耍起酷来,猛地调头往西,而后向南流去,在数十华里之后它向东画了一道漂亮弧线,潇洒的转身回头竟直向北流去,向北流淌了数十华里它又旋体90度向东而行,而后不久才又调转身躯向南,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一路奔腾而去。它这几个回旋,基本没有前进几步,像是原地画了个圈,让本来直线距离300多米的水路,偏偏非要多走上八十多华里,所以人们把这个大拐弯称为了八十里大弯。它这一阵折腾,硬硬的在大地之上刻画出来一个巨大的S形,从而分出两个半岛,一个江湾半岛(中国)和一个萨莫东半岛(俄罗斯),这看似率性而为回旋反转,其实是大自然在起承转合之中,挥笔舞剑做就了一处壮美奇观,此情、此景,令人叹服。

   时至金秋,广褒的大兴安岭正在接受秋洗礼,树叶已开始变黄,山野、深林有了一种成熟的味道,苍郁之中显得丰富而深沉。G331国道还在深林中继续向北延伸着,我们时而停车细品,时而坐在车内任思绪飞扬,望着窗外的秋色,却想着它冬日的模样。 

下图:五大连池到黑河到白银纳鄂伦春族乡路线图。由于精奇里江(结雅河)和布迪音河的交汇处距离海兰泡太远,下图没能显示出来,其位置应该在图中结雅河向上逆流的右上方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网络下载):江东六十四屯地图。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黑河市沿江公园前一座新建的老建筑。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7幅):黑河市沿江公园,黑龙江的对岸城市就是俄罗斯的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两岸的最近距离仅750米,对面的楼房建筑清晰可见,建筑基本没有俄罗斯风格特色,难道是中国人设计建造的,呵呵,猜想而已。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是立在沿江公园的192号中俄界碑。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是沿江公园的塑像,北极熊-俄罗斯,不说了。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中的岛屿是大黑河岛。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四幅):大黑河岛风光,江的对岸依就是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三幅):建在大黑河岛上的国际商贸城,曾经红红火火的国际商城现在非常的萧条。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商贸城中俄罗斯进口商品。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商贸城中俄罗斯进口商品。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黑河火车站。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三幅):刚进入大兴安岭地区见到的白桦树林。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四幅):小新屯俄罗斯民族村,它东临黑龙江,西边就是原始深林,隶属黑河市,是大、小兴安岭的交界处,也是黑河市与呼玛县的交界处。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是我们9月22日吃午饭的小饭店,图中的老板在清理早上进山采摘来的野蘑菇,他们每天早上都会进入深林采摘,回来清理干净,晒干,会有商贩专门前来收购,那天他们不知多久积攒的一大编织袋子九斤多的干野蘑菇被我们全包圆了,好像是45元一斤,味道非常好哦,这里省略100字。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5幅):G331国道边呼玛境内的黑龙江,这里被他们称为探龙江,江的对岸是俄罗斯的领地。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是竖立在探龙江观景台上的宣传栏,上面记录1971年204名上海知青上山下乡来到这里,修路护路,为北红到三卡这段边境公路做出了卓越贡献,呼玛人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全部记载在了宣传栏上面。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中江对岸的田野上可以看到俄罗斯人在收割庄稼。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拐出G331国道,前往江湾半岛八十里大湾的途中看到的边境巡逻小道。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五幅):湾半岛八十里大湾的卫星地图,驶出G331国道右拐,行驶13公里左右,到达堵里口,有处上山的阶梯小路,登到山顶,有一个观景铁塔,爬到塔顶,就可以看到这个漂亮的 Ʊ图中黄色字体标出的是我下面四张照片的拍摄方位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第一张,图中间的江中小岛是俄罗斯的萨摩东半岛,江两边的领地属于中国,边界是以江的中间线划江而治。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第二张,图中间的领地归属中国,左边的领地现在归属俄罗斯是萨摩东半岛的一部分,右边的领地现在也归属俄罗斯,边界是以江的中间线划江而治。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第三张,图中江左边领地归属中国,右边的领地归属俄罗斯,边界是以江的中间线划江而治。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第四张,图中江左边领地归属俄罗斯,右边的领地归属中国,边界是以江的中间线划江而治。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三张):大兴安岭秋景,走G331国道过八十里大弯去往呼玛县的途中,路边白桦林树叶金黄,夕阳西照,甚是漂亮,但就是一直看不到粗壮的大白桦树。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在这里还要说两个小故事故事,我们是在922日下午四点多到达的呼玛县城,看时间尚早,且县城也很一般,也就继续向前赶路了,赶到白银纳鄂伦春族乡时,已是下午六点,商量着当晚就住在这里。村驻地不大,大约四百多人的村庄,主街道从这头步行到那头用不了十分钟,但在这里我们切实感受到东北人的热情和真诚。当晚我们在找住宿的地方时,先是走进了一家小旅店,老板娘很热情,标间才四十元,我们看完房间出来,老板娘感觉到了我们的不满意,但热情依旧不减,和气的告诉我们,不住没关系,在距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家酒店,比他这里条件要好,卫生条件也要好很多。言语间没有一点对我们的不满,还特意送我们出门给我们指出了酒店的方位。还有,就是当我们在村子小饭馆吃晚饭的时候,邻座的几位食客,当得知我们是自驾游来东北的,几个人同时竖起大拇指,以东北人特有的方言,配以那爽朗的笑声,对我们说“你们是来找北来了”我们随声应和着,“应该去那看看,那地不错”,而后热心的向我们介绍前行的路线,临别再次向我们竖起大拇指,深表谢意的我们对他们也竖起了大拇指

     下图:大兴安岭地域图,包涵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境内的大兴安岭区域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图,红线内是黑龙江省境内的大兴安岭地区,红线外,绿色虚线围起来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加格达奇区和松陵区,这两个地方地理区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也就是说是内蒙古的地盘,但行政管理归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所在地,黑龙江省会每年划拨给内蒙古自治区一部分钱作为补偿。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两幅):9月22日,下午六时到达黑河市,入住仁和快捷宾馆。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下图(两幅):9月22日,黑河市晚餐,瑷珲老菜。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这事闹的,每回照相餐桌上都会少一个人,哈哈哈。

一路向北(17)--自驾东北之黑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