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2020-02-11 11:18:36)
标签:

同江

三江口

东北自驾

混同江

同三公路

分类: 用车轮丈量疆土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同江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佳木斯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与俄罗斯犹太州列宁区隔江相邻。松花江和黑龙江在此交汇,汇流后的这段黑龙江被称为了混同江,同江市也是由此而来,这三江交汇之处被称为三江口,它距市区四公里。

  同江城市面积不大,城区边际还尚存一些破旧建筑,虽然刚刚摆脱国家级贫困县还不到半年,但由于它地处壮美的三江口,又是与俄罗斯的通关口岸,特殊地理优势,使得同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新建的城市沿江公园将城市与自然完美融合,清新亮丽。

  日出之前的江口景区,清冷、寂静,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起点广场高高的“同三公路”标志塔,同三公路是贯穿我国交通大动脉“三纵两横”中的其中一纵,全长5700公里,这里就是这条公路的起点,这条公路也是唯一一条连接我国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标志塔前立有一块同三公路的零公里碑,贯穿石碑的“0”字下面,红色的“同三公路起点”赫然醒目,碑前地面清晰的雕刻着同三公路所经沿海九省一市的路线图,碑底座的石刻告诉人们“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标志塔32米的塔身与环绕它的S型共同组成了“同三”拼音的首字母TS那直指苍穹的塔尖,向着大海的方向闪着星光,告诉人们同江已经起航。

  穿过标志塔,就是松花江的江边,风比刚才又清凉了很多,携沙带泥的松花江水湍急着向东奔流,在刻有杨如岱写的“三江口”红色大字巨石后江面,松花江与墨绿泛着黑色的黑龙江交汇在了一起宽阔的江面瞬间浩瀚了起来,澎湃起来江水肩并着肩,交融着,浩浩荡荡又继续向东流去,放眼望去,水天一色,蔚为壮观

下图:抚远 -- G331国道 -- 同江市(186公里)路线图。我们是在9月19日下午3点半由抚远出发,在晚上六点多来到同江入住亿豪快捷酒店,9月20日清晨游览三江口风景区。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同三公路纪念塔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同三公路零公里碑,立于1999年,石碑底座上刻有: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同三公路零公里碑,碑前刻有同三公路所经的九省一市路线图,并标注了所经主要城市:三亚、海口、湛江、广州、汕头、福州、温州、宁波、杭州、上海、连云港、日照、青岛、烟台、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佳木斯、同江。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两幅):混同江风光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下图:2013年东北抗洪纪念塔。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江边的界碑。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中俄边界石刻。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杨如岱题词的“三江口”石碑,同江(古称临江)三江口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我国的赫哲、满汉军民曾多次在此痛击沙俄对我国的侵略,故有“古战场”之称。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下图:三江口卫星地图。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图片来自网络):在丰水期,由于松花江泥沙过多而混黄,水流又急,黑龙江水呈墨绿显黑,水流平缓,两江相汇后,水色黑黄分明,东流数公里依然会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线,成为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我们来到这里时,由于不是丰水期,水流又相对平缓,两江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明显了,但用镜头拉近了看,依就可以看得到分界线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下图:起点广场东侧的赫哲族博物馆。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据2010年统计共5354人,主要分布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由于我们在9月16日刚刚去过饶河四排赫哲族乡,在这里也就没有再进这个博物馆。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由抚远到同江市的途中,在出抚远市不久看到的一座牌坊。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下图:抚远到同江,途中在2019松花江、乌苏里江大水中被淹没的田地。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下图:同江在东北平原的位置。同江市,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辖区土壤多属黑土、草甸土和白浆土,土地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境内有“两江十三河”,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水域面积367.33平方公里,水系发达,境内河流纵横,泡沼星罗棋布。只是不明白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为什么之前是全国贫困县。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下图:抚远到同江,途中G331国道两边,黑龙江两岸,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河道、水泡子,这是在路上做的手机GPS定位卫星地图。
一路向北(14)--自驾东北之同江三江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