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轮丈量疆土(九)中国第一村--nbsp
标签:
旅游汽车时尚图片娱乐 |
分类: 用车轮丈量疆土 |
用车轮丈量疆土(九)中国第一村 -- 禾木村

禾木村是我国仅存的三个图瓦人居住的村落之一(三个村落分别是: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喀纳斯村和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共有大约1400多图瓦人生活居住在这里),禾木村是这三个村落中最大的一个。图瓦人,属蒙古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有学者认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则认为,他们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同属一个民族。
9月28日,早08:00起床时天刚蒙蒙亮,雪不知何时悄悄的下了多久,村子被雾气笼罩着,显的朦朦胧胧,村子里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走动,我们走在砂石小路上,开始仔细打量这号称中国第一村的禾木村。村子不大,房屋都是用原木垒就,木制栅栏围成的院子里,圈有牛和马,垛着打成方形用于牛马越冬的干草和取暖用成堆的木材。路边木屋旁热气腾腾的早点在灯光的照射下冒着热气,等待游人品尝。穿过错落有致的木屋之间的小道,来到村子的西北,由东北流向西南的禾木河将小村分割开来,一侧是村庄,一侧是山地深林,河水清澈,潺潺流淌,岸边及林间小道铺满了金黄的树叶,两岸的白桦树棵棵都瞪大了眼睛,惊奇的看着这人间美景,牧马人在丛林间踏雪而行,渐渐融入了深林之中,和谐、安宁。我走过小桥,沿游览步道前行,又拾级而上,来到河对面的山顶,雪仍在下着,好的是有时也会有短暂的停歇,更庆幸的是,村庄上空雾来雾去中会不时透出光亮,让山下村庄一幢幢小木屋凸显,也照亮了那树叶泛黄的白桦树林。山顶观景台上持长枪短炮的人个个都瞄向山谷,等待那分分时机,不时间会传来咔咔咔的快门声响。站在山顶俯视禾木村,小桥流水,一座座小木屋在白雪的覆盖下泛着银光,宁静、自然。山水之中,炊烟袅袅,马儿奔跑,牛儿散步,一切的一切,纯净、原始,到处一幅世外桃源的迷人景象。悬浮在村子上面的云雾,一会聚集,又一会飘散,空谷幽灵,如纱如梦,恍惚之中,走在这里恰似云中漫步。
大约在中午11:30左右,我们乘坐景区摆渡车,走出禾木村,驱车向我们的下一站贾登峪、喀纳斯驶去。
下图:图瓦人居住的三个村落,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喀纳斯村和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的相对位置及路径图。

下图:禾木村景区卫星图,由禾木河到边境线也就十几公里的路。

下图(48幅):禾木景区美景










(下图:我所站的这座桥,是一座带们的桥,们靠近村庄这侧。最早的跨河桥是俄罗斯人用原木修建的,没有门。1970年桥坏了,当地人就拆旧桥又在原地建了座新桥,并在桥上建了个门,这里的老人说,桥上建门是为战备需要,禾木河离边界仅几十公里,桥修好后每天晚上会有两个人在桥上站岗呢,岗哨设了一年,后来林彪出事,门也开了,岗也撤了。
可惜的是,当时只顾美景,忘记给这带门的桥拍张片片了。)
























(下图:就在下图的红色圆圈标示的树枝下,有一圆石约半米高,我站在上面手持相机拍照时,不慎从石头上滑下,一屁股坐在地上,后背重重的靠在了石头上,后背摔伤,幸好没有伤到脊骨(疑有轻微脊骨伤,诊断情况见后面的图片),应该说还算严重,晚上睡觉翻身都疼的厉害,影响到下腰洗脸,穿袜子,系鞋带,不能连续走太长的路,摔得我到写这篇博文时,依就没能完全恢复。更麻烦的是,到布尔津在医院拍片后,不小心又吃错了药,本来活血化瘀的药一次吃五片,布洛芬药一次吃一片,可我一不小心把布洛芬吃了五片,活血化瘀的药吃了一片,让我雪上加霜。影响了后面的游程,也没能再开车,其后的行程开车辛苦了大哥和四哥,其后我的重包在住宿时也全靠四哥来回背着,四哥辛苦了。)














(下图:等车排队出村的游人)

下图(2幅):随拍


下图:(3幅),布尔津县医院的X光片和诊断书。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在布尔津县医院看病的经历,走进布尔津县医院门诊,和值班大夫说明情况后,希望能拍张X光片看看是否伤及脊骨,门诊值班维族老大夫什么都没再问就要求我做CT检查 ,我说:不用了吧,就想看看是不是伤到了骨头。老大夫更是来劲了说:那就去做个磁共振吧。我说:不用吧。这一说可好,人家二话不说,不给我看了。陪我前去的孟大哥一看这情况,让我在原地等着,他跑到了另一个楼,在病房楼找到了一位医生(赶巧是一位援疆医生),这位医生当场表示:摔个腰做什么CT,拍个片子就行。拍出片子拿给他看时,我告诉他,我们是来旅游的,不小心摔伤,向他表示感谢时,他用平静的语气说:我一听你就是山东人,没什么大事,注意点就是了。在此对这位援疆医生表示一下敬意,同时也对孟大哥表示感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