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2015-01-08 19:28:45)
标签:

杂谈

古城

徽州

斗山街

徽州府

分类: 用车轮丈量疆土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安徽因安庆(古政治中心)、徽州(古经济中心)而得名,徽州(古徽州府)就是现在的歙县,是文房四宝中徽墨、歙砚产地,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文化、徽派文化、藏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发源地,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深度镇开车行驶了约50分钟,28公里路程,来到了这个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

    我们从瓮城方向进入古城的,穿过瓮城,出现在眼前的是两座牌坊和写着徽州府的谯楼,其中一个牌坊上刻有“东南邹鲁”四个字,而"东南邹鲁"是地处东南的古徽州由于当时文教昌盛,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在古时得到的美称("邹鲁"即指邹城和曲阜)。走入谯楼通道即可看到通道两边,是24根柱子在支撑着谯楼,这便是古徽州被称为"二十四跟柱" 的南谯楼。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住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城似楼阁。为了区别与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了二十六根,谁知这也被人告了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被以欺君罪受酷刑而死。现在看到的只有二十四根,原因是其中的两根在建谯楼时就被砌在门墙里面了。

    继续前行就是徽州府署衙门的正门了,它的右手有一座红石城墙的谯楼,叫阳和门,走近阳和门就可看到城门外有座徽州古城地标性建筑之称,又被人称为“八角牌楼”的徐国石坊。徐国石坊建于明朝,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坊主是三朝重臣许国(1527一1596),字维桢,歙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十二年以云南“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许氏衣锦还乡,当年即因平定云南南边境叛乱有功,受到嘉奖,建造了这座国内罕见的石坊建筑。坊上镌有“恩荣”、“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字样。字为馆阁体,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刻。    

     直行穿行过热闹非凡仿古建筑的现代商业街,拜访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纪念馆,前方就到了最负盛名的斗山街了。

    斗山街成形于明、清,因依靠斗山而得名。街内有牌坊上写"斗山街",街巷幽深,青石铺路,数百年老宅,褪色的老门板,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青瓦白墙的墙面斑斑驳驳的痕迹,也显示出这街巷的古老和久远。街巷里行人很少,如没旅行团的到来,这里应该很是寂静。走在街巷不仅让人遐想:在某个夏季的一天,细雨蒙蒙,一个人脚穿拖鞋,也不打伞,独自漫步在这安静的青石街巷,看着不管它是木雕、石雕还是砖雕,处处雕梁画栋的宅子,凝望两侧斑驳白墙,静听细雨刷刷,应该是何等的惬意,而此时你才能真正会体到什么叫做岁月静好,会突然恍悟,原来这简单的黑、白世界才是梦中的故园,简单、真实。

    街内许家花园、汪氏家宅、杨家大厅、潘家大院四处经典老宅,不但证明了这条街为何出名,更说明了在当时这里也是一个富人区,在这里没有听到富二代、三代的传说,却看到了遍布徽州浸透了徽商女人血和泪的贞节牌坊,最著名的"叶氏贞节木门坊"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此牌坊是朱元璋明代洪武二十四年下旨建造,据说叶氏16岁就嫁给了斗山街的江来甫,26岁时丈夫去世,因二人无后,就过继了侄儿来抚养,元朝末年,兵荒马乱,叶氏带着婆婆避难于山谷之中,权尽孝道,明洪武二十四年,以84岁的叶氏受到当朝表彰,15年后,这位守节七八十年的百岁老人无疾而终,得到了这一与众不同的木牌坊,看了、听了让人痛心,无语。

    徽州的老宅似乎都在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现在的徽州人却在听这些故事的同时,又向人们展示着新的美好生活。走出古城时,已近下午三点,古城内外新一代的徽州人,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弹琴唱戏,有的在城墙根下打牌、唠嗑,到处都是和谐、快乐的景象,看着就让人欣慰。

    快乐、沉思中我们又奔向了下一景点,雄村和屯溪老街。

 

下图:徽州古城导游图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瓮城一角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南谯楼”门外的“承流宣化”坊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南谯楼“二十四跟柱”城门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东南邹鲁” 牌坊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透过“二十四跟柱”城门过道,看“东南邹鲁”牌坊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被称为“二十四跟柱”的南谯楼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衙门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衙门内景-1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衙门内景-2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衙门内景-3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衙门内景-4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城墙-1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城墙-2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徽州府右侧谯楼“阳和门”,这里正对着门外的“许国石坊”,如上楼观看“许国石坊”和中和街会更有味,可惜是当时导游没有讲,回来后才知道的。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许国石坊”-1。牌坊为仿木构建,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石坊组成,呈八角型制。石料全部采用青色茶园石,坚硬厚重,其雕饰艺术更是巧夺天工。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下图:“许国石坊”-2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许国石坊”-3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纪念馆,“万世师表”这可是宋庆龄的手迹哦。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中和街”已成为一个繁华的现代商业街-1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中和街”已成为一个繁华的现代商业街-2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大北街”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牌坊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1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2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3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4,“斗山街”牌坊矗立街巷中。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老街“斗山街”的杨家大院,这是明代礼部尚书的宅第。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斗山街“叶氏贞节木门坊”,因且年代久远,现在的门扇实为砖墙替代,外面涂抹白灰,然后再画出门的形状。虽然,不是原来的木门了,但至少从视觉上还原了牌坊的本来面目。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南谯楼前跳舞的人们,“我是一个小苹果”在这座古城内响了起来。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瓮城内城墙下休闲的老人们。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外城墙边吹拉弹唱的老人。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下图:古城外城墙边唠嗑的老人。
走进徽州,漫步徽州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