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到一件做好事的事例引发的随想

(2008-12-31 20:03:11)
标签:

小年轻

风气

随想

好事

人与人

    题目写的是“看到一件做好事的事例引发的随想”,倒不如说是乱想,呵呵,其实就是看了老觉的不得劲产生的想法罢了。

    今天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前方有个蹬三轮的大嫂,三轮车上放满了菜,由于这段路有点坡度,她蹬的有点吃力,此时正好有两个小年轻经过,好像什么也没说,上去帮就她推起车来,当他们帮这位大嫂推过这段坡,走过了我的身旁,我听到蹬三轮的大嫂说了声“谢谢两个小兄弟”,两个善良的小年轻一句话没说,微笑跑着走开了。

    当他们跑回经过我的身旁,我回头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羞怯和不好意思,但从他们的微笑中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兴奋和满足感。他们走在我的前方,我看着他们的穿戴,如果没有他们刚才的行动,我的第一印象肯定觉得他们有些另类、不怎么样。可看到他们的行为,我想如果我和这位大嫂走了个对面,我会帮她吗?应该机率很低吧。此时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们做了好事却觉得不还意思,而立即跑开呢?可能是怕被同学、朋友看到他们做这样的事笑话他们吧,怕听到别人说“哈哈,谁谁还在学雷锋呢”。记得在我小时候听到谁这样说自己,会感觉到很荣幸,人们会因做了这样的好事感到很自豪,可现在呢?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缺失和社会风气的低下有关。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德心、爱心,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将使人与人失去信仰,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冷漠,整个社会也会缺乏凝聚力,更谈不上和谐社会了。

    现在的小年轻,他们行为超前,话语轻狂,可他们的内心也憧憬着美好,他们分得清是非曲直,更喜欢彰显个性。“人之初,性本善”,汶川地震中80后的优良表现向人们充分的证明了优秀一面。而我们的新闻、宣传在舆论导向方面做得更好一些,让更多的人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使其在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顺应时代做相应的改变,真确的引导,改变那陈旧的印象观,多鼓励,多夸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好和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