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省建始县 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2017-04-18 14:46:02)
标签:

古迹

遗址

国保

文物

图片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建始直立人遗址,原名巨猿化石洞,位于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七组与金塘村交界的山坡上,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建始直立人遗址为一石灰岩山洞,即巨猿洞(当地称之为龙骨洞),分东西两个洞口,地表为方圆1500米的小山包,海拔750米,洞长120米,高6至7米,宽2至15米,东洞口高3.5米,呈不规则三角形,西洞口高2米,呈不规则方形。洞内成管道状,蜿蜒曲折,地表起伏不大,有大小深浅不一的支洞10个。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1968年至200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此进行了大小9次发掘,发现早期直立人牙齿化石5枚和石器、骨器,同时发现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80多个种属的哺乳动物化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建始直立人遗址为东西向穿山洞,海拔750米,洞长120米,高6—7米,宽2—15米。洞内为早更新世堆积,东洞发掘区剖面自上而下可以分为13层,直立人牙齿化石分别出自东洞的第八层、西洞的第八层和西支洞的第五层。
建始直立人的发现,充实了人类进化史,说明中国是除非洲外最有希望找到解决人类早期进化历程的关键地区。同时证明人类的进化不再是单一支系的"一元论",而是多元演化的。人属的历史不再是50万年,而是至少200多万年;人猿揖别则是在距今500万年至800万年之遥。
该遗址出土的早更新世早期大型哺乳动物化石30多个种属,小哺乳动物化石50多个种属。埋藏量之大,种属之多,在全国罕见,专家称该遗址为“动物王国,化石宝库”,是研究动物进化、气候演变、地质变迁的理想场所。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始兴起了一股大挖“龙骨”之风,当地老百姓在一个洞中每天可挖数百斤“龙骨”到供销社出售,老百姓称该洞为“龙骨洞”。196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一个野外科考队到湖北西部考察,在巴东县中药材收购部收购的“龙骨”和“龙齿”中挑选出200多颗巨猿牙齿化石,并根据药材入库单一路追寻到这批化石的“产地“———建始县高坪镇巨猿洞。随后,野外科考队对该洞进行了调查,并获得包括步氏巨猿在内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1970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发掘小组在巨猿洞进行了正式发掘,除发现包括巨猿牙齿化石在内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经与印尼爪哇魁人对比研究后,确认为属于早期直立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巨猿与直立人共生的化石点。
2001年6月,巨猿洞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鄂西课题组对出土的直立人属正式命名为“建始人”,巨猿洞也正式更名为“建始直立人遗址”,中科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为该遗址题写了“建始直立人遗址”的牌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裴文中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预言:“我们现称北京猿人为我们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里?我觉得根据湖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应该到长江三峡一带地方来找,将来很可能在这一带地方找到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建始直立人的发现,正好印证了裴教授的科学推断。一句话,如果建始直立人成为北京猿人的“老祖宗”的话,必将引起古人类学的一场大地震。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湖北省建始县 <wbr>建始直立人遗址.旧石器时代.国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