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公主岭市秦家屯城址(辽至金.国六)

标签:
古建古遗址国保文物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秦家屯城址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用土夯筑,东墙长1028米,西墙长1007米,南墙长672米,北墙长673米,墙基宽16米,顶宽1-1.6米,残高5-6.3米。四面各开一门,并有瓮城,有马面、角楼各四处。外有三道护城壕。城内有建筑址多处,出土有陶、瓷、三彩器,铜镜、铜钱、铜造像、铁马具、六耳锅、陶鸱吻、瓦当等。









秦家屯古城是辽金两代的信州故城,是吉林省辽金时期重要城址之一。信州州治初设于辽太宗天显年间,古城建于辽圣宗开泰年间。信州为宋朝使臣出使金上京必经之地。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土筑,周长3380米,四面城墙除西墙南部遭局部破坏之外,其它三面保存较好。东墙长1028米,西墙长1007米,南墙长672米,北墙长673米。墙基宽16-18米,残高4-6米不等。古城辟东西南北四门,有瓮城、马面、角楼和护城壕等防御设施。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垣以夯土构筑,周长3380米,辟四门,有马面、角楼、瓮城、护城河等设施,城内曾出土大批辽金及宋代器物,元初毁于兵燹。

据《大清一统志》和《辽东志》等书记载,信州古城原为辽金两代信州所在地,始建于辽圣宗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当时称信州,统管三州二县,金代继续沿用,只管一县一镇。古城四周为开阔的平原地带,东辽河支流小河子从其南面流过。辽金时期,信州位于金代中都至上京交通线上,控扼宋金来往之交通要道,是松辽平原大型古城之一。
古城内北高南低,地势平坦,散布着大量砖瓦碎片、陶瓷残片和火烧土地。近年来,城内出土了大量完整的器物,有铜镜、铜人、铜印、陶壶、六耳铁锅等,均为辽金时期典型的器物。根据城内分布的建筑物残迹以及文物的密集程度和种类,考古专家推测,城内当年建有官署、寺庙以及驿馆客栈等建筑,可见其是一个过客云集、繁华热闹的城市。

金末时,蒙古大军攻金伐宋时,"志在掳掠,得城施弃",大军所到之处往往是杀掠焚烧一空,东北这一时期的许多屯寨城邑都被摧毁荒废,信州也未能幸免。明初时,此信州为陆路驿站,清末时称新集城,后演变为现在的秦家屯信州古城。
秦家屯城址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东。古城平面呈长方形,用土夯筑,东墙长1028米,西墙长1007米,南墙长672米,北墙长673米,墙基宽16米,顶宽1-1.6米,残高5-6.3米。四面各开一门,并有瓮城,有马面、角楼各四处。外有三道护城壕。城内有建筑址多处,出土有陶、瓷、三彩器,铜镜、铜钱、铜造像、铁马具、六耳锅、陶鸱吻、瓦当等。地表遍布瓦当、陶片。有人考证其为辽金信州城址,现保存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