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方山县南村城址(战国至晋.国六)
 (2017-02-07 20:19:31)
	
			
					(2017-02-07 20:19:31)		| 标签: 古建古遗址国保文物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南村古城遗址汉代为县治,晋代为左国城。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古城坐落在四周陡峭的黄土原上,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古城形制特殊,为适应自然地埂条件和军事
防御措施的需要,城址平面布局在国内实属罕见,城外西南边有北川河及其支流,远眺城周的东、南、西三面被土丘陵环绕,唯古城之北,地势开阔而低平。古城最
外围周长为9932米。此外战国的皋狼城遗址位于中部,汉代的皋狼县和晋代的左国城是在战国邑的基础上扩建的。出土文物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双耳平地瓶、
杯、石铲,龙山文化的灰陶碗、罐,战国时的铜镞、陶鬲、瓮,汉代陶壶、罐等。
南村左国城有着不寻常的历史,它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之都。古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城池筑于战国,春秋战国为白狄、皋落所居之皋狼邑,汉为皋狼县。从公元140年西河郡内迁离石起,这里建为左国城,南匈奴的首脑机关——南单于庭就入驻这里。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左国城做大单于,自称汉王,公元308年称汉帝,建汉国(也叫前赵)。公元309年迁都平阳(山西临汾西南附近)。
   
左国城在南单于居住期间,是匈奴人政治、军事中心也是内迁胡人中央圣地。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先后辉煌400多年,孕育了一支强大的“离石胡”人,这里作为南单于庭匈奴左部帅驻地,统领并督察石楼、汾阳、文水、忻州和祁县五部胡人(匈奴)军事。指挥五胡千军万马攻城掠地,推翻了西晋王朝,统治了山西大部分及长安、洛阳等中原的核心部位。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内迁少数民族在内地建立的国家政权。这里是陕北内蒙交界处匈奴大夏国统万城的祖庭。左国城作为匈奴早期的都城有着辉煌的历史。
 
 左国城遗址就在方山县峪口镇南村,南村北半部分在左国城内,左国城西边和南边为北川河,北川河是吕梁境内较大一个河流,它贯穿吕梁北部,从吕梁市向西汇入黄河,北川河在此处向东绕了个弯后向南流去。左国城北边峪口河从东向西流入北川河,东部城外为大山,紧邻北川河西部也为高山,左国城夹在两边大山中间,扼守着北部通向离石的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北方少数民族进犯中原这里是一个重要会合点。  
刘渊(约251年-310年),字元海,新兴匈奴人(今山西忻州市北)。为五胡十六国时代中,汉国的开国君王。刘渊是西汉冒顿单于的后代,本姓挛鞮,因汉高祖刘邦嫁公主给冒顿单于和婚并约为兄弟而改姓刘。刘渊亦是东汉末年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部帅刘豹子。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直至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后改为前赵),5年后称帝,改元永凤。310年,刘渊病死,在位六年,被谥为光文皇帝。
东汉 
太康年间(280年―290年),改变旧制,设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年号为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