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2017-02-06 17:45:09)
标签:

古建

古遗址

国保

文物

图片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九连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镇镇政府所在地北行一公里处,建于金代,初称昌州,是金代塞外三重镇之一。古城遗址呈方形,从每个角度看,都有8、9个,故名九连城 ,曾经是一个集政治、军事、贸易、手工业、农牧于一体的重镇 。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设西京盐司。元朝建立后延续,廷佑六年(公元1319年)改为宝昌州,也是元代两都巡行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元朝末年毁于战火。因城墙是用土堆砌而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墙在风沙的侵蚀下,变得越来越矮。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九连城建置于金初,天辅七年(1123年)降为昌县,隶桓州;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置盐厂,六品官驻此,世宗二十五年(1185年)升西京盐司;明昌七年(1196年)以狗泺(九连城淖)复置,隶抚州。金时称押恩尼要。据《金史·食货志》载:“国初于西北招讨司之燕子城、北羊城之间尝置之,以易北方牧畜。”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元史.顺宗本纪》载:“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自山西出塞,连下大同、兴和塞外诸城”,一举攻克占上都“焚宫阙”。就九连城遗址看来,很可能毁于一场大火。
古城呈方形,城墙基宽20多米,开东、南、西三座城门,有郭。城垣四周每面都有九个土包相连,土包高约五六米,形如碉堡,实为城台,把整个城堡包围,九连城因此得名。城内南北各有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建筑遗址,城南有大片肆井和作坊遗址。
在九连城遗址内,各种灰瓦、白釉黑边陶瓷遍地皆是。兰花、蛋青、兔毫、流彩等各式各样的细瓷残片,据考证都出自宋代定、钧等名窑。在九连城出土的大量古币中,“祥苻通宝”、“咸平通宝”、“景德通宝”、天禧、天圣、景佑政和、皇佑、至和、喜佑、熙宁、崇宁、大观等北宋钱居多,还有几枚辽代的太平通宝。只有一枚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在代州(今山西省代县)由工部郎中张大节、吏部员外郎麻圭监铸的大定通宝,此钱背面有“酉”字。这里还产盐,金代专设西京盐司。
元人杨奂有诗云,“北界连南界,昌州又抚州。月明鱼泊夜,霜冷鼠山秋”,形象地说明了三地的关系。抚州(今张北)扼守蒙古南下中原的咽喉,桓州(今内蒙古蓝旗四郎城)是通往临潢的要道,而连接两者的昌州,就是坐落在沽源境内的九连城。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撒八、窝斡起义在燕子城被镇压。自此,金世宗迷恋于此,设置了景明宫、大渔泊等行宫,兴建了扬武殿、极光殿等。大定八年(1168年)秋,金世宗亲往金莲川巡察,并在景明宫设宴款待诸军臣,一时热闹非凡,场面十分壮观。
金世宗殁,继位的章宗仍对昌州倍加青睐。元仁宗延佑六年(1320年)更名为宝昌城,隶兴和路。据《察哈尔省通志·金石志》记载,1925年在该城址曾出土一块“致和元年兴和路宝昌州重修广国禅寺碑”,结合元人行纪记述桓、昌、抚三州的相互位置,证明该城即为金之昌州遗址。张德辉《塞北纪行》中说昌州旁有狗泊,狗泊“因其形似狗”而名,今遗址东有一泊似头东立卧之狗,名白音查干诺尔,应即“纪行”所说形似狗之泊。
元末明初,昌州城开始衰落。据《元史·顺帝本纪》载,农民起义军刘福通部将关先生、破头藩率军自山西出塞,“连下大同、兴和塞外诸城”,一举功克上都,“焚宫阙”。就九连城遗址来看,昌州确实毁于一场大火,是一座火烧城。曾经繁华富庶的昌州城就此消踪灭迹。
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原名完颜褒,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1189在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海陵王完颜亮征宋时为辽东留守,后被拥立为帝,在位29年,终年67岁。即位后,停止侵宋战争,励精图治,革除了海陵王统治时期的弊政。金世宗十分朴素,不穿丝织龙袍,使金国国库充盈,农民也过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实现了“大定盛世”的繁荣鼎盛局面,金世宗也被称为“小尧舜”。金世宗统治时期,改善了民族不平等待遇,却未能真正消弭。他死后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兴陵。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河北省沽源县九连城城址(金至元.国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