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县常山郡故城(汉.国六)
标签:
古建古遗址国保文物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常山郡故城位于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殷村镇故城村。阿汉初吕后执政时(公元前187至前180年)置常山国,都元氏。公元前180年国除。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赵国一分为六,封子刘舜为常山宪王,占据其一。至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宪王舜故,子刘勃即位不久,国除,改常山郡。汉常山郡(国)故城现仅存遗址。西北方不远处1991年发现2座大型古墓,发掘其一,出土银、铜、铁、漆、陶等器物残件一千多件,铜器上标有“常山”铭文。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全国,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氏所在的恒山郡,郡治设在东垣(今石家庄桥东区东古城村)。汉高祖刘邦时期,恒山郡郡治从东垣南徙至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管辖周边十八县:元氏、石邑(今鹿泉)、灵寿、九门(今藁城九门)、井陉、房子(今高邑、赞皇、邢台临城各一部分)、平棘(今赵县)、鄗(今高邑东部、宁晋、柏乡各一部分)、关(今栾城)等。赵云时代的常山郡,正是在今天的元氏县故城村。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全国,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氏所在的恒山郡,郡治设在东垣(今石家庄桥东区东古城村)。汉高祖刘邦时期,恒山郡郡治从东垣南徙至元氏城(今元氏县故城村)。管辖周边十八县:元氏、石邑(今鹿泉)、灵寿、九门(今藁城九门)、井陉、房子(今高邑、赞皇、邢台临城各一部分)、平棘(今赵县)、鄗(今高邑东部、宁晋、柏乡各一部分)、关(今栾城)等。赵云时代的常山郡,正是在今天的元氏县故城村。
至此常山郡故城彻底没落,故城古城墙尚有七八米高,数千米长,城墙周围还有十数只石羊石马(石像生),后因平整土地需要,石像生深埋地下,这里已成为仅供缅怀的遗址,除残存数百米长的夯土城墙外,别无一物。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将赵国一分为六,封子刘舜为常山宪王,占据其一。至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宪王舜故,子刘勃即位不久,国除,改常山郡。汉常山郡(国)故城现仅存遗址。
城墙西南角
恒山郡为刘邦所设,后改为常山郡,历经两汉三国共计五百多年,东汉时辖十三县,人口六十三在常山国发生过很多故事,这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高峰,常山国王要祭祀,就在附近山上立了几块汉碑,在书法界很有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有两通。项羽所封的常山王张耳,就是发生在常山国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句“我乃常山赵子龙”,更使常山名气大增。
文保碑
夯土 层层夯实
东城墙远眺
出土的牛郎画像砖
出土的砖刻
出土的砖刻
出土的砖刻
城墙西南角恒山郡为刘邦所设,后改为常山郡,历经两汉三国共计五百多年,东汉时辖十三县,人口六十三在常山国发生过很多故事,这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个高峰,常山国王要祭祀,就在附近山上立了几块汉碑,在书法界很有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有两通。项羽所封的常山王张耳,就是发生在常山国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句“我乃常山赵子龙”,更使常山名气大增。
文保碑
夯土
东城墙远眺
出土的牛郎画像砖
出土的砖刻
出土的砖刻
出土的砖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