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2017-02-03 16:58:52)
标签:

古建

国保

文物

旅游

图片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天妃宫遗址,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主遗址天妃灵慈宫,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82-1294年),明万历六年重修,清代数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兵燹。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复建大殿三间,原占地4000平方米,有石殿、大殿、东西配殿、二门、山门、戏楼等。供天妃、赞相、三宫、真武大帝、财神、火神等。1900年被八国联军焚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修复大殿三间,1950年被拆除。以后逐渐成为遗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经过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发掘,揭露出元代建筑基址和明清时期大殿基址,出土大量元、明、清时期生活器皿、建筑构建等重要遗物,并就地建设遗址博物馆。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妃宫遗址是我国海上漕运发达的重要遗存。它与天津卫城东门外三岔口海河西岸的天后宫,东西相望,成为海运和内河漕运的交会点。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为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开辟了东南沿海到直沽的漕运,东南沿海的粮食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大都。为了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元政府于元世祖至元年间(公元一二八一至一二八四年)在大直沽修建了天妃灵慈宫。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妈祖庙。它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在民间信仰中,有一位传承千年的航海女神,俗称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海神娘娘”。据说实有其人,她原名叫林默,祖籍福建莆田湄州屿,是个海岛。天妃信仰极为普遍,妈祖庙或天妃宫也遍及沿海各地。很多国外旅游者来到杭州,都要寻找妈祖庙或天妃宫,结果找不到,以为杭州的航海事业历来不发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杭州的航海事业早在三国东吴时代便已开拓。据查考,杭州原有三座天妃宫,均以废圯,只留下三处遗址,吴山上的一处今尚存。本文呼吁有关部门对它加以保护,并立碑昭示于众。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林默的生卒年,据一些史书的记载,也很不相同。她的生年竟有六种说法,卒年也有四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只活了二十七岁,所谓“室居未三十而卒” 
天妃林默的祖辈可追溯到唐代。唐宪宗时,莆田有个林牧,有九个儿子,据说都做了刺使,人称“九牧林氏”(刺使又称“州牧”)。林默是林牧的十世孙女。林默的父亲林愿,做过兵马使(也有说做都巡检),林默在家最小,是个“老闺女”。为什么叫“默”呢?据说,她出生后一个多月,从来没有啼哭过,因此父亲给她取名“林默”。正像别的许多由人成“仙”的神明一样,林默的出生自然也被后人披上了神异的色彩,被大大地神化了一番。《莆田县志》说,林默出生时“地变紫,有祥光异香”。《三教搜神大全》说,林默母“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免娩身,得妃(林默)”,“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总之,林默的出生伴随着无比的吉祥。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大概林默天生是个当“神”的坯子,刚刚一周岁,尚在襁褓中,见诸神像,即“手作欲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十一岁“能婆娑按节乐神”。小林默似乎与神佛有不解之缘。林默长大后,即“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乡民以病告,辄愈”。看来,林默还是个年轻妇巫之类的人物。而她最大的能耐,则是对海事有着不同凡响的“灵感”。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一次,林愿与四子分乘五船去福州办事。林默与母亲呆在家中。夜晚,林默忽然手忙脚乱动。母亲赶忙推醒她,问女儿是否做了恶梦。林默睁开眼睛道:“不好,爸爸他们的船遇上了风暴。”母亲大惊失色。林默埋怨母亲道:“我两手各拉住一条船,两脚又挂上了两只,嘴里还叼着一只,本来没事了,可您一喊,我嘴一张,叼着的那只船给刮跑了。”说完哭了起来:“我大哥性命难保了。”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几天后,父兄们回来,哭诉海上遭遇风暴事,大哥的船已沉没海中;并说风作之时,见一女子牵五条桅索而行,渡波涛若平地。全家这才明白,林默当时瞑目而睡,“乃出元神救弟兄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此事越传越神,林默名声大震。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林姑娘长大后,誓不嫁人,经常乘船渡海,云游岛屿间。凭着她一身好水性和一颗菩萨心,在海上多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商人,被人们呼为神女、龙女。她的海上救难行善事迹,在莆田地区广泛流传。 
在一千年前的一个暴雨天,林默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险船民,因风浪太大,林默不幸被台风卷去…… 
人们不愿承认林默遇难而死,却认为她已“升化”——变成了女神。有人编造说,林默升化时,“闻空中乐声,氤氲有绛云若乘,自天而下,神(林默)乘之上升”(《扬州天妃宫碑记》)。后来还有人见她“常衣朱衣,飞翻海上”。于是莆田百姓修了个祠堂,纪念神女林默。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天津市河东区天妃宫遗址(元至清.国六)(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