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筇竹寺(清.国五)(一)

标签:
古建筑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筇竹寺是云南昆明市的一处名胜古迹,位于昆明西北郊外的玉案群峰之中,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寺内保存着五彩泥塑的五百罗汉艺术珍品。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佑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
筇竹寺寺内植于洪武年间的两棵古朴苍天的孔雀杉(也叫柳杉),历经岁月苍桑,至今仍高大挺拔、生机盎然
十方叢林大殿两侧边厢廊下立有四块明代碑刻
左侧厢廊下立有明宣德九年住持道詮立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碑(图中右一)与明崇禛七年立石的筇竹寺《镇院明文》碑(图中左一)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
筇竹,又叫罗汉竹,是西南地区特有竹种。秆光滑无毛,秆环极度隆起,呈一圆脊形状,如二盘相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僧侣常用它来制作手杖。用来筇竹命名寺是因为一段神奇的传说,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在唐代贞观年间,南诏的鄯阐候(昆明的最高统治者,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忽见一头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见了,四处寻找,仰望山巅,只见山上云雾缭绕,有一群鹤貌童颜,形像怪异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上山云看,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高光、高智兄弟觉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奇,认为是"山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宝殿门前两侧柱上有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
筇竹寺院山门外竹园中的仿泥塑罗汉雕塑

王俊雄,奕睆居士,亚洲唱片公司总经理,亚洲唱片公司著名音乐家、制作人,佛曲作曲家、演唱家。王俊雄在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方面不遗余力,他吸天地之灵气,纳山川之底蕴,先后推出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系列专辑。他在"抒情中国系列03-彩云南天
"中就谱写了《筇竹思古》的韶乐。《筇竹思古》扬眉筇竹禅寺、玉案峰,青狮献瑞、古木葱;云雾晴岚、半川烟水,古刹掩映密林中。筇竹禅寺、玉案峰,筇竹传奇、万山重;涧水横流、一山云雾,古刹悠然密林中。筇竹做杖云水翩,杯酒思古月光寒,天涯无路清辉雪,禅房有径暮霞妍,寺中闲居才数日,世上烂柯已千年。筇竹禅寺、玉案峰,沟壑幽深、古木葱;地产灵山,白象呈祥,古刹掩映密林中。筇竹禅寺、玉案峰,茂竹修林、万山重;天开胜境,犀牛表异,古刹悠然密林中。筇竹做杖云水远,杯酒思古月光衔,天涯无路朝辉雪,禅房有径暮鼓喧,寺中仙居才数日,世上烂柯朽千年。
书有“筇竹禅寺”四个大字的山墙

筇竹寺的兴盛是与元朝政府的保护分不开的。筇竹寺第一位见诸史料的方丈雄辩法师圆寂后,其弟子玄坚(1254一1319)继其位。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玄坚赴京朝圣,元武宗赐他《大藏经》,他运回昆明后,分藏在筇竹寺和圆通寺。元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又颁赐圣旨给玄坚,对筇竹寺的殿堂、土地、财产予以保护,令地方官府豁免徭役,不征赋税。玄坚以蒙、汉文字将它刻于石碑,名《圣旨碑》(存于现大雄宝殿内),碑文中写道:
"和尚,也里要赐藏经与筇竹寺里,命玄坚和尚住持本山转阅,以祝圣寿,以祈民安。……但系寺院的田园、地双、人口、头定、铺面、典、浴堂,不拣甚么的,是谁休夺要者,休倚气力者。"由于《圣旨碑》中的汉文是用当时白话文,所以此碑对了解当时语言、文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筇竹寺山门
一进院的大门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之神话:"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
筇竹寺大门的牌匾与对联,门两旁楹联:“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中国佛教寺院一般都有罗汉塑像,但达五百的只有四川新都宝光寺,湖北汉阳归元寺,浙江天台方广寺,江苏苏州戒幢律寺,北京碧云寺及昆明筇竹寺几处。而大小有如真人、艺术质量最高的则公认为筇竹寺的罗汉塑像。故而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像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中的明珠"。

筇竹寺之所以出名,并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却是由于寺内保存着被认为是五彩泥塑艺术珍品的五百罗汉彩塑;有趣的是,泥塑的塑造者黎广修把自已和四五个弟子的形象也塑成了罗汉,混入了五百数之中,在观赏时您不妨加以留意即可查出。现今五百罗汉彩塑,由寺内清悟师料理,其侄子潘佛佑以1987年昆明筇竹寺一位得道高僧赐名。



十方叢林殿前的牌匾对联,殿内正中塑弥勒佛,两侧立有四大天王塑像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7/80/8D/wKhTg1RDUWkEAAAAAAAAAAAAAAA017.jpg右侧厢廊下立有明成化十一年比丘文聪立石的《玉案山筇竹寺常住新舊田记》碑(图中右一)与明成化十四年前五華住山雪谷宗戒書的《重修筇竹寺千日期满记》碑(图中左一)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1/80/8E/wKhTg1RDUXwEAAAAAAAAAAAAAAA633.jpg眸筇竹寺中轴线的二进院两侧还有庭院,设有茶室、供逰客娱乐消闲的棋牌室等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5/80/40/wKhTglRDUm8EAAAAAAAAAAAAAAA498.jpg筇竹寺三进院中的大雄宝殿,巍峨庄严的三开间重檐琉璃瓦歇山顶,金顶红柱,匾联林立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1/80/8E/wKhTg1RDUooEAAAAAAAAAAAAAAA392.jpg 大雄宝殿正殿,大殿内供元塑三世佛像。殿左侧立有“蒙汉文圣旨碑”,又称“白话碑”,是依当年雄辩法师弟子玄坚受元仁宗所赐的圣旨所勒,也是云南仅存的两处元代颁旨赐寺并刻碑传世的文物之一。正殿的左右两侧厢为双层土木结构的禅房客堂,形成大雄宝殿与天王殿的围合与连接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7/80/40/wKhTglRDUrcEAAAAAAAAAAAAAAA128.jpg 筇竹寺四进院是依元制重建的藏经楼——华严阁,殿堂内部分两层。下层正中供奉汉白玉的“华严三圣”,上层供奉缅甸玉雕释迦牟尼佛像,高约2米。华严阁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华严阁”巨匾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6/80/43/wKhTglRDUxkEAAAAAAAAAAAAAAA602.jpg 供奉汉白玉 “华严三圣” 的华严阁一层大殿,新建的华严阁保持原来风貌,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原来的木结构的重檐斗拱式,琉璃瓦,雕花木格门窗等都仿旧式建造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8/80/43/wKhTglRDUy0EAAAAAAAAAAAAAAA788.jpg《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2/80/91/wKhTg1RDU0kEAAAAAAAAAAAAAAA564.jpg右边为《玉案山筇竹寺常住新舊田记》碑
http://tpic.home.news.cn/xhBlog/xhpic001/M01/80/91/wKhTg1RDU8gEAAAAAAAAAAAAAAA764.jpg立于筇竹寺大殿内左侧的元代圣旨碑原文(由寺院设于碑的左上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