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明、清.国五)

标签:
古建筑历史文化旅游图片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系明清(元末创建)苗寨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有天然民族民俗博物馆之称。
它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1651-1674年)苗族起义将领杨大六的故乡,当年的战斗遗迹迄今犹存。

寨子背山面水,古木参天,现有民居118座,风雨桥1座,扳凳桥2座,保爷桥48座,寨门3座,铜鼓坪2个及水井、水车等。

进郎德上寨,首先要饮十二道拦路酒,然后才沿着石板小路走进寨子中央的芦笙场。在郎德将会欣赏到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集体舞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

至今全寨有118户,500多人,全是苗族族人,以陈、吴二姓为主。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荡。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卧,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畔上。过桥可攀登养牛坡,还可观赏杨大六当年反清抗暴时筑起的碉堡和战壕。寨内吊脚楼鳞次柿比。吊脚楼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风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寨子中央有一个大芦笙场,地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杨大六领导反清抗暴时的刀、叉、头
盔、铁炮等战斗武器。

前一篇:贵州福泉城墙(明.国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