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县宝带桥(明.国五)(上)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全桥用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公元816-819年),现桥由明清两代修建。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蓝天白云下的宝带桥
宝带桥上的两只石狮子,左边的母狮怀里还有一个小狮子
第27孔与28孔之间水盘石上的石塔
15孔处最高点
桥北的1只青石狮
宝带桥设计精巧,结构奇特,由53孔的落墩连孔桥形成。桥从13孔开始逐渐隆起,到15孔为最高点,到17孔又恢复原高度。这种处理使桥形富于变化,既减轻了桥的自重
桥北的石碑亭
“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这首美妙的古诗说的就是中秋到苏州宝带桥赏月的看“宝带串月”情景,据说能同时看到53个月亮。
长桥的左侧澹台湖,右侧是运河。澹台是指曾经居住此地的澹台灭明,人称“澹台子”
,字子羽,鲁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徒之一。他相貌丑陋,所以初始孔子瞧不起他,后来发现他勤奋好学,而且颇有才能,所以孔子觉得不能以貌取人,遂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慨叹,以貌取人由此而来,也成为一个成语
长桥的另一头,就有“澹台子祠”,是今恢复的。过桥可见一碑亭,碑的正面是宝带桥重修记,背面是孔子的图像和语录。旁边是一个牌坊,上有乾隆手书的“太太庙”
太太庙里说不明来历的老爷,据说是以前有名的医生或有恩于民的名士。太太,则是上方山楞伽寺五通神干妈的三姐妹之一。儒佛道医巫,人神鬼仙怪,就这么在此和谐相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