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愚
若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4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2016-09-27 17:58:09)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山西芮城县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遗址内,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它与永乐宫、古魏城、五龙泉、万仙泉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文物群。庙后条山葱翠,古堞峥嵘;庙前泉涌成溪,林木苍郁,这便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广仁王庙。又因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的缘故,当地群众也俗称其为“五龙庙”。

广仁王也就是百姓说的龙王。对于龙王的具体封号,历史上有记载,说北宋徽宗时诏封天下五龙神都为王,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封孚应王,白龙封义济王,黑龙封录泽王。我国祭祀龙王习俗就是从唐代开始的,广仁王庙就是最早的遗存实证。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广仁王庙是中国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仁王庙坐北朝南,由戏台、厢房(已不存)和正殿组成。戏台为清代重建。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台基高1.2米,共有檐柱16根,殿内无柱。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广仁王庙正殿内景
广仁王庙由正殿、戏台、厢房组成,四周有围墙,东南角辟有小门。正殿坐北向南,为大和五年(831)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各种斗欹部的幽度极深,拱瓣棱角显明,内部搁架铺作斗拱硕大,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构成极平缓的厦坡,只有五台山南禅寺可相比拟。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显示了唐代建筑风格。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2014年修缮后的广仁王庙
虽然经过了千余年的风风雨雨和不断修葺,仍不失唐代风貌。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戏楼,虽属清代建筑,但与正殿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在五龙庙正殿墙上,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字体雄浑劲秀,详细地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文中引征西门豹引漳水治邺史事,以显于公治芮之功;另一碑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这两通碑对研究我国唐中叶水利发展史有一定的价值。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2014年修缮后的广仁王庙
综合碑上不容易辨识的文字可以知道,该庙建于唐代,清代曾经重修大殿和乐楼———也就是戏台,其中两块碑都说的是“龙泉”。记者在庙门外看到,戏台下的高坡有一面几乎直立的石砌护墙,墙上嵌着笔画纵横的“龙泉”石刻一块,推测坡下应为一处泉水,只是已经干涸。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大和六年(832年)“龙泉记”,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

广仁王庙是因为坡下的泉水而建的。庙前原本有五眼泉水,水质甘冽,积水成潭,“阔五尺,深一丈”,附近的百姓生活用水全赖于此,称为五龙泉。庙墙上所嵌的《广仁龙泉记》载,唐元和三年也即公元808年,邑大夫于公看到该泉水水量充沛,供百姓饮用之后泉水随处流溢,很是浪费,于是兴修水利工程,将泉水引导用以灌溉农田,造福一方。第二块唐碑《龙泉记》是唐大和六年也即公元832年所立,记述了831年创修龙泉广仁王庙的事情,碑文载:“县城北七里有古魏城,西北隅有一泉……年已,土遇旱歉,前令尹因而祷之,遂得神应,乃降甘雨,始命为龙泉已,制小屋,图其形,写龙之□,为乡人祷祀之所。尔来十有余载,神屋破坏漏墙壁颓毁,图形剥落……唐大和五年(831年)秋,六年春,无雨不及农用……有神人贻梦于群牧使袁公,于是率所部备酒脯敬诣神,祝之,如神三日之内下降甘雨,我将大谢,夜二更风起云布甘泽大降。由是,命乡人刻除旧舍建立新宇,绘捏真形,丹青四壁,古木环绕,山翠迴合”。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正殿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

由上述碑文记载可知,唐元和三年修筑龙泉池,旁建祭祀的祠宇,还绘了有龙王形象的壁画,由此可以认定庙宇的始建年代即公元808年,但是后来破败了。831年秋一直到第二年春,遇旱,县吏亲祀得应,随命乡人刻除旧舍建立新宇,可以认定其重修年代为唐大和六年(832年),专家结合广仁王庙大殿也即龙王殿的主要风格特征,断定该殿当是大和六年的遗存。也就是说,现存的广仁王庙距今已近1800年了,它比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晚49年,早于佛光寺26年。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戏台的脊檩上有清代修建的题字

该庙宋、金、元、明四朝皆无史料可考。庙里立的另外几块碑都是清代的,据碑文可以知道,广仁王庙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都有修缮。广仁王庙后来为何破败?专家推测近代连年天灾人祸,民众谋生尚难维持,神灵也就顾不得了。据介绍,广仁王庙原本还有东西厢房,在建国前就已经倒塌不存,庙中神像也不知何时被破坏了。庙前的泉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尚存,后来因为到处打井,地下水水位下降,逐渐断流干枯。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新刻的伪唐碑立在了殿前,代替了墙体上的旧碑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清代戏台原貌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戏楼内部的驼峰雕刻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唐.国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