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 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2016-08-24 16:05:24)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热瓦克佛寺位于和田以东的大沙漠中,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群。佛塔周围有一座院落,院墙内外有许多泥塑壁画,塑像风格与中土迥异,衣饰形态都带有鲜明的西亚风格。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洛浦县吉亚乡西北70公里处的沙漠中,离县城60公里。是和田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具有犍陀罗风格的佛寺遗址。兴衰年代为公元2——10世纪。
佛教在于阗大行其道之时,也是于阗建筑史上最兴盛的时期。大大小小的佛寺庙宇、泥塑壁画遍布于阗各城郭,热瓦克佛寺就是那一时期寺庙建筑的代表。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热瓦克佛寺佛塔

热瓦克,翻译成汉语意思是“楼阁”、“凉台”。它是一组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群,面积2300平方米,佛塔有院墙、被院落所包围。整个佛塔分三层,第一层为正方形的佛基,第二层也是正方形,第三层为圆形,中间是空心的。院墙内有大量壁画、泥塑、佛像。壁画中的故事都是佛教故事。泥塑佛像靠贴在院墙内外两壁。佛塔外还散布着大量红、灰色陶片、佛像残片等。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热瓦克佛寺遗址

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亲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塑像贴地墙壁,系用芦苇扎成桶状,然后如果用白胶泥糊出体形,最后用红胶泥塑出细部。原有彩绘,今基本风化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6、7十厘米即有一尊。在未风化的墙壁上均有壁画,供养人像,此丘云气纹和图案插于佛佝之间,色彩单调,以褚色为主。泥塑佛像有明显的健陀罗风格的密集流畅,图案化的装饰衣纹。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热瓦克佛寺遗址

院中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处被人挖坏。塔基基本为正方形,高约六、七米,塔身为复钵式,残高为3米,从残迹看,不是多层塔。此塔为典型的印度复钵式佛塔。寺院内外散布着红、黑钯和少量彩轴陶片,还可见散乱于也表的人骨、泥塑像残体和剪轮五珠铜钱,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迹,但范围不大。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1901年4月11-18日,斯坦因在热瓦克发掘8天,得到一些珍贵文物,测绘了遗址图,对91尊无法搬走的佛像进行了拍照。斯坦因发现这些佛像的风格与印度西北部的庙宇里的许多佛像极为相似。
 1906年9月,斯坦因又来热瓦克,发现泥佛多被本地寻宝者破坏。他又挖掘了不少文物,并核对了1901年的图纸。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简称斯坦因,文献中亦见"司代诺"、"司坦囊"等。原籍匈牙利,是一名犹太人,1904年入英国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他是今天英国与印度所藏敦煌与中亚文物的主要搜集者,也是最早的研究者与公布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至今仍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的案边必备之书。曾经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1930-1931年进行了著名的四次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所发现的敦煌吐鲁番文物及其他中亚文物是今天国际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1928年,德国人椿克尔大肆挖掘,获文物6箱,虽一度被和田当局扣留,但后来仍被携往国外,今存德国不来梅市。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黄文弼在西北科学考察团期间工作照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1924年9月北大国学门同仁在三院译学馆前合影,包括一排:董作宾(左一)、陈垣(左二)、朱希祖(左三)、蒋梦麟(左四)、黄文弼(右一);二排:顾颉刚(左二)、马衡(左三);三排:胡适(左二)、徐炳昶(左三)等。

1929年6月12日,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考古舒适途中经过热瓦克,后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略为论及。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1942年,洛浦县当局发现此遗址,由县长周宝成派肉孜阿洪等民工挖掘了寺院墙北,出土涂金塑像3尊,完整泥塑佛像20尊以及五株钱、泥猴、碎古钱、珠子、檀香木等。次年呈报省府,组成古物保管委员会,在和田城举办了历史文物展览。这批文物的下落不明,其中存于县政府的2颗佛头50年代有人看到,后散失。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关于热瓦克的历史沿革和兴废年代,史无记载。学者据出土文物和佛像,壁画风格,以及以塔为主体的建筑格局推断为南北朝唐代所建。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1900年10月斯坦因初到和田时,曾雇许多“觅宝人”去和田北部沙漠中寻访古遗址,其中来自玉龙喀什村的老觅宝人吐尔迪从丹丹乌里克(义为“象牙屋”)遗址带回的文物标本引起斯坦因的极大兴趣,他从1900年12月19日至1901年1月3日在这座罕有人至的沙漠古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共发现寺庙房屋15座,共获文物180件左右,其中不少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斯坦因写道:“这个废墟的巨大考古学价值不在于佛塔本身,而在于佛寺院墙上装饰着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雕塑像。”于是,他毫不客气地盗掘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佛像,留下了没法带走的一少部分。面对这座文明“楼阁”里呈现的五彩斑斓、丰富美妙的壁画,他想将所有雕塑,全部都拿走,没想到,用麦草泥建起来的雕塑,非常牢固,让他无法割取和运走。最后,他无不遗憾地说,留下来,去给和田建博物馆吧。之后,又有德国人来到这里,也盗掘走了很多东西。热瓦克佛寺,从此变得伤痕累累。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当年斯坦因发掘热瓦克佛寺遗址时的照片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新疆 <wbr>热瓦克佛寺遗址(南北朝.国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