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玉华宫遗址(唐.国五)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玉华宫,位于今中国陕西省铜川市,是唐朝初期兴建的"离宫"之一。玉华宫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五月,原名"仁智宫"。建筑范围仅限于当时的凤凰谷。唐太宗时在原仁智宫的基址上,继续大兴土木,"匠人以为层声峻谷,元览遐长,于是疏泉抗殿,包山通苑",经过一番扩建和重建,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建成规模宏伟,"初有九殿五门"的宫殿建筑群,改名"玉华宫"。其范围除凤凰谷外,又包括了珊瑚谷、兰芝谷等地。
遗址正面
玄奘圆寂处
公元659年,玄奘奉旨带弟子移居玉华宫(当时改名玉华寺)翻译佛经,历4年,共译出佛经14部682卷,占其平生总译经1335卷的一半以上,包括辉煌大典《大般若经》(小型张背景文字),闻名于世的《大唐西域记》亦在此完成,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宫肃成院

玉华山,山清水秀、悬崖飞瀑、夏有寒泉、地无大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父子看上了这块地方,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是唐代四大避暑行宫之一(四大行宫:九成宫、翠微宫、仙游寺和玉华宫)。行宫中也比照皇宫建有多处宫殿,正宫西宫东宫俱全,其中正宫所处的宫殿原名肃成殿。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在此召见三藏法师玄奘,因其西天取经有功,赐名唐僧。玄奘俗名陈炜,洛州缑人(现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十三岁出家,玄奘是他的号。唐高宗永徽二年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肃成殿所处宫殿群亦改称肃成院。
玄奘坐雕像
肃成院是玉华宫“十殿五门”宏大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冬,玄奘法师奉敕携带四大弟子及众大德高僧来此设立译场翻译佛经。在此后的四年多时间里,玄奘法师翻译出佛教典籍682卷,占其生平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与弟子窥基合作,共同创立了佛教法相宗,法相宗在初唐盛极一时,并对日本、韩国等国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玉华寺译经期间,玄奘法师就生活、居住在肃成院内。他在这里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在这里晨昏定省、虔心礼佛;在这里答惑释疑、教徒授众;在这里渡渠伤胫、归于涅槃。肃成院石窟内遗留下了玄奘法师新书铭文的佛门重宝金刚座和佛足印石碑。玄奘圆寂后,肃成院一直是历代玉华寺的核心,绵延千余年,玉华寺因玄奘法师的译经、创宗、弘法和圆寂而成为中外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上千年的沧桑使殿堂不复存在,只留下殿基石窟,洞窟也经风化改变了原来摸样,但窟壁上佛像、马匹、娑罗树叶雕刻依稀可见。正可谓“圣僧谷间坐,空冥闻禅声。千年朗月照,心灯映菩提”。





































玉华宫建成后,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二月前往巡游,并作玉华宫铭,还令皇太子李治奉和。同年五月,令方士那罗迩娑婆在此造"延年"之药。六至八月,唐太宗曾在玉华殿召见玄奘,询问译经情况,又令上官仪宣读"大唐三藏圣教序",借以宣扬佛教。

玉华宫遗址简介
肃成院前门
其后玉华宫逐渐衰微,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5年)这里已成为废墟。杜甫诗句"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不知何王殿,遗构绝壁下。阴房鬼火青,坏道哀湍泻,万籁真笙芋,秋色正潇洒。美人为黄土,况乃粉黛假,当时侍金吾,故物独石马。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冉冉征途间,谁是年长者",反映了宫殿废弃后的荒凉景象。

遗址介绍
玉华宫遗址出土遗物可分为建筑材料、铁器、铜钱、碑刻四类。(1)建筑材料有砖、瓦、瓦当、石刻构件、琉璃饰件等。(2)铁器有刀、矛、斧、匕首,均出土于东区。(3)铜钱有北宋"元丰通宝"一枚,唐代"开元通宝"两枚。(4)碑刻三通。一为治平三年四月一日立石《留题玉华山诗》。一为治平三年夏五月镌立《口口口山记》。一为元砧癸酉(即元砧八年)二月十有一日镌立《前坊州太守盛公玉华宫题记》。



玉华山,山清水秀、悬崖飞瀑、夏有寒泉、地无大暑,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父子看上了这块地方,在此修建了避暑行宫,是唐代四大避暑行宫之一(四大行宫:九成宫、翠微宫、仙游寺和玉华宫)。行宫中也比照皇宫建有多处宫殿,正宫西宫东宫俱全,其中正宫所处的宫殿原名肃成殿。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在此召见三藏法师玄奘,因其西天取经有功,赐名唐僧。玄奘俗名陈炜,洛州缑人(现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十三岁出家,玄奘是他的号。唐高宗永徽二年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肃成殿所处宫殿群亦改称肃成院。

肃成院是玉华宫“十殿五门”宏大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冬,玄奘法师奉敕携带四大弟子及众大德高僧来此设立译场翻译佛经。在此后的四年多时间里,玄奘法师翻译出佛教典籍682卷,占其生平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与弟子窥基合作,共同创立了佛教法相宗,法相宗在初唐盛极一时,并对日本、韩国等国的佛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玉华寺译经期间,玄奘法师就生活、居住在肃成院内。他在这里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在这里晨昏定省、虔心礼佛;在这里答惑释疑、教徒授众;在这里渡渠伤胫、归于涅槃。肃成院石窟内遗留下了玄奘法师新书铭文的佛门重宝金刚座和佛足印石碑。玄奘圆寂后,肃成院一直是历代玉华寺的核心,绵延千余年,玉华寺因玄奘法师的译经、创宗、弘法和圆寂而成为中外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前一篇:陕西高陵东渭桥遗址(唐.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