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愚
若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4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2016-08-14 19:05:53)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龙湾遗址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离宫的遗址,位于湖北潜江龙湾镇东,西距纪南城的遗址50千米 ,1984~1987 年调查试掘 。遗址平面呈长方形 , 东南部发现有十余座宫殿基址 。其中以放鹰台为最大 ,长约300米 ,宽约100米 。高约5米 ,由4个相连的夯土台基组成 。其中1号台基为双层台基,下层是夯土的,上层是砖坯的,基址上部分布着东西侧门、贝壳路、砖坯墙等遗迹,出土有瓦当 、板瓦、铜门环等遗物。据《国语·楚语》等文献记载,此地为楚灵王所建的章华台。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史载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曲栏拾级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又因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女子在宫内轻歌漫舞,不少宫女为求媚于王,少食忍饿,以求细腰,故亦称“细腰宫”。这从先秦古籍《左传》、《国语》、《韩非子》和《史记》、《汉书》、《后汉书》以及《水经注》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龙湾遗址是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文化遗存,由两部分构成,东北部为章华台遗址,面积60.7平方公里,为楚王宫殿基址群。西南部为黄罗岗遗址,以黄罗岗城址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同时期的文化遗存,面积约40.2平方公里,为春秋楚城。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公元535年,楚灵王“举国营之”,在古云梦泽内修建了一座方圆20公里的宏伟宫苑,以豪华富丽夸于诸侯,“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的章华台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楚灵王日宴夜息于台上,管弦之声,昼夜不绝。    章华台后毁于秦军统一中华的战火,其遗址所在成为千古之谜。1984年,潜江一支文物普查队在龙湾镇境内的马场湖村,意外地发现了一座东西长3华里,南北宽2-3华里,总面积280多万平方米的古代宫苑和城市的遗址。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1987年,国家又一批考古学家云集潜江,对章华台遗址进行局部试探性发掘,这次发掘,获得一个令世人无比惊奇的发现:在章华台遗址中出现了一条宽约2.4米,长约10米以紫贝缀砌的径道,穿门而过,横到了宫柱基穴之前。屈原曾在《九歌》中写道:“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阕兮朱宫”。贝壳路在章华台遗址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这是一座非同凡响的楚王宫建筑遗址。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通过考古人员对遗址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勘探出夯土台基22处,古河道一条,各类文物数十万件,确定了整个占地100余平方公里遗址群落的整体布局。章华台实际上是楚灵王离宫,是一座以台为主体的园林化宫殿,主体工程章华台高23米,宽35米,相当于一座近十层的高楼。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龙湾遗址一角
龙湾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遗址群,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建筑风格之奇特,在东周列国遗址中罕见。
根据台基分布情况,自东向西可分为四大群体:放鹰台宫殿基址群、瓦屋场夯土台基群、打鼓台夯土台基群、娘娘坟夯土台基群。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龙湾楚宫殿基址群的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现已探明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19座大型夯土台基,总面积达21余万平方米。二是建筑规格高,春秋时期三层台的宫殿基址在全国东周遗址中是首次发现,贝壳路、土木结合的榫卯结构大型柱洞、土木结构夯土台基,台内地梁的设置,以及贝壳路、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在全国均属罕见。三是建筑风格奇特,它突破了我国古建的传统模式---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前堂后室等,而是讲究东西高低错落,北高南低,贝壳路及长廊环绕,回廊、庭院交错,呈现出一派离宫别馆风光。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2000--2001年对龙湾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勘探发掘。在郑家湖村张家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内涵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在沱口村发现东汉砖室墓2座。
继1999年勘探出19座夯土台基之后,又勘探发现了3座夯土台基。其中两座位于放鹰台宫殿基址群3、4号台基的东西两侧,东侧台基南北长180、东西宽95米,面积17100平方米,与4号台有道路连接,编为放鹰台5号台基;西侧台基东西长255、南北宽150米,面积38250平方米,南面和东面有道路与荷花台、放鹰台3、4号台相连,纺为放鹰台6号台基。另一处为小黄家台夯土台基,南北长220、东西宽150米,面积32000平方米,该台基上葬有10余座战国楚墓,台基时代应属春秋。至此共发现22座台基,面积达293656平方米。对小黄家台基地进行了重点勘探,共探出东周楚墓28座,唐宋砖室墓1座,明代糯石灰砂浆墓2座。
放鹰台1号宫殿基址已进行三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面积达3500平方米,根据已暴露的建筑遗迹和勘探情况,初步推测1号宫殿基址的建筑总体布局可能是:台基东部为三层台建筑,西部为二层台建筑,肖南为广场式建筑,台北为事廊环绕的园林式建筑,台周曲廊环绕,台内曲廊穿梭于一、二、三层之间,台东有大河奔流,台西有湖水漾波,堪称人间休闲胜地。放鹰台1号宫殿基址规模宏大,现仍高出地面5-6米;建筑规格高,土木结构的高台建筑、大型台柱、台内地梁、台护壁的设置,用贝壳铺路等,属我国建筑史上首见;建筑布局风格奇特、东西高低错落,亭廊环绕,庭院与园林相间,广场的设置等,都是我国古建筑史上所罕见的。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湖北潜江龙湾遗址(东周.国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