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邑刘氏庄园(清、民国.国四)(二)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刘氏庄园小姐楼位于收租院北,老公馆正门内东侧。小姐楼为院中之院,院门两侧立柱为朱砂色,门楣上方镶嵌的长方形白瓷板上有“祥呈五福”四字,最顶部一枝浮雕状白色牡丹显得雍容华贵。小姐楼高三层,三楼各面开有大窗,可俯视全院。
庄园主刘文彩
庄园内景
老公馆的古建筑
祥呈五福匾额
老公馆的尚义门
庄园里的重墙夹巷
新公馆大门
新公馆一式两套,共有27个天井,四个花园、花圃,两个网球场,还有望月台、戏台等。后院东厢的住房里,营造了一个秘密的夹壁金库
新公馆前院门内悬挂的匾额
靠右(北)面的新公馆整修一新,作为刘文辉的生平事迹展览馆了
新公馆一进院前厅
新公馆的正堂
新公馆二进院
新公馆中堂
新公馆后堂
新公馆南花园中的月亮亭
庄园文物珍品馆门楼
庄园文物珍品馆入口
珍品展室
瓷器、玉器和银器展室
小院里的花坛
花坛

木雕金狮
用作台阶的石墩
用作台阶的石墩
柱础
小院里的水池
又是一个很精美的花坛
每个院子里都有排水沟
着彩果蔬昆虫牙雕
着彩萝卜昆虫牙雕
着彩果蔬昆虫牙雕
着彩果蔬牙雕
象牙拐杖
“刘星庭监制”餐具


















新公馆又名川西民俗馆,距老公馆300米处,据说是当年刘文彩修建送给刘文辉的,但后来因为临近解放而没有住成,到是长工临时居住过。

新公馆由两座一样的大院所组成,但只开放了一座大院。每一座大院由三个类似于三个四合院的院子组成。第一个大院主要是用来展览川西婚俗仪式的,第二个大院主要是用来展览川西人的生产用品及工具的。第三个大院主要是展览川西民风民俗及土特产品等。

比起壁垒森严、显得封闭的老公馆,新公馆则落落大方,布局规整、配置对称、主次分明,颇有大家风范。这里共收集展示川西民俗文化风情的实物近2000件,但显得非常粗糙。

刘文彩的宅园修建于1928-1942年之间,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南部俗称老公馆,北部俗称新公馆,南北相距200米。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1949年起义,解放后曾任国家林业部部长等职,1976年在北京病逝)建的新公馆,1942年落成。老公馆为主要展出区。基本陈列由序馆、雇工院、刘文彩生活现场、大型泥塑《收租院》4个相联系的部分组成。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有文物、藏品27000多件,如太平天国天王府遗物——中式紫檀木螺钿大理石家具、九层镂空雕刻象牙球、十三层镂空雕刻象牙塔、泥塑《收租院》、张大千先生撰书对联、刘文彩贴金龙抱柱退一步大花床等。截至2015年3月,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有文物、藏品27000多件;三级以上文物1848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21件,三级文物1813件。包括一套清代紫檀木镶大理石桌椅,其中8把坐椅通高108厘米、宽99厘米、坐深60厘米,嵌有各色宝珠27颗,四周有螺钿装饰的花草图形。

其中四川军阀“防区制”时期的军事作战及行政区划地图上百件,还有“防区制”时期所实行的税收、田赋预征(从1930年就预征到1976年)、筹借军饷的执据等数百件;有反映近代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经济剥削的大量实物,如清道光以降至1949年的地契、房契、账簿、佃户名册、田赋执据、税收执据等上千件;有各式各样描金嵌玉的家具,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古玩字画等。这些遗存的、珍贵的实物资料及蜚声中外的大型泥塑《收租院》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了在军阀混战中暴发起家的近代地主庄园特色,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新公馆院门
新公馆是刘文彩为自己和他的弟弟刘文辉营建的,修建于1938年,至1942年建成。竣工后,刘文彩和刘文辉都没有在这里住过














































前一篇:湖南浏阳 谭嗣同故居(清.国四)
后一篇:云南建水纳楼长官司署(清.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