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威文庙一绝  桂籍殿匾额

(2016-06-13 20:40:54)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武威文庙东院文昌宫桂籍殿前廊檐下集中悬挂着自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 “化峻天蕖”,下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共有44块,有的牌匾距今已达300多年,但保存仍然完好。数量之多,悬挂之集中,堪称武威文庙一绝,不仅居大西北之首,而且在全国也属罕见。
文庙桂籍殿的这些匾牌,尽是文章能手、书法大家、绘画巧匠、雕刻名家匠心独运的杰作。其匾文,用典绝妙,寓意深刻,富有启迪性。对古代神话中,文昌帝君的礼乐教化、导民之峻德,至城之敬,赞颂之至。其书法,飘逸潇洒、朴拙雄健、遒劲俊美、豪迈奔放,堪称艺术珍宝,美不胜收。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两匾,被收入《中华名匾》—书。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

武威文庙桂籍殿檐下汇集的匾额

“聚精扬纪”,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匾。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题,笔力气势磅礴,俊逸浑厚。词匾意为:颂扬讴歌文昌帝君,招贤纳才,汇聚天下之精英,弘扬和维护法纪,以礼治国安邦。并激励后学者,以强国为己任,勤奋读书折桂枝。
“书城不夜”,清嘉庆戊辰(1808年)年春,乡国学弟子叩。其书者不详。“书城”,表示书之多而且珍贵,读书人亦多。“不夜”,灯火辉煌不夜天,书声琅琅“甲秦陇”。“书城不夜”四字尤显俊秀,刀工悬殊,其意境寓意深远,深得人们的喜爱。匾牌整体布局合理,加四角龙纹图饰,显得高贵而淡雅,不愧为中华名匾。
“万世文宗”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匾,书者不详。其笔势雄伟朴拙、遒劲挺拔。词匾意为:赞颂掌管文运、以礼乐教化引导人们的文昌,将文昌奉为千秋万代受人尊崇的文教祖师。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彩振台衡匾

“彩振台衡”,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匾,此匾意为:看到文昌宫闪耀的彩色光芒,似乎像振遥着三台星和天衡星,以勉励天下学子树雄心、立壮志。
“曜握斯文”,清乾隆年间,凉州府儒学训导石澓贤题。赞礼乐制度,颂文昌为弘扬斯文的典范。
“为斯文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邑人贾坛题。赞颂文昌是维护礼乐制度,主宰天下文运的最高权力者。
“司文章命”,清乾隆年间,特简文林郎知武威县事王守增题。指掌管命运和主宰文运的神,裁决科考者的前途。   
武威文庙桂籍殿匾牌之所以能够“劫后余生”保存到今天,实属—种历史的偶然。民国末期,国民党设武威县参议会,文昌宫桂籍殿被用作参议会办公室。由于屋架高大,冬天寒冷难耐,他们便打起顶棚,还在前廊下筑起了墙壁,并装上门窗,于是这些高挂在檐下梁檩间的匾额就被全部隐蔽了起来。直到“文革”后期,社会关注保护文物,拨款维修文庙及文昌宫古建筑,这些匾牌才得以“重见天日”。    
武威文庙桂籍殿匾牌,洋洋大观,遗存丰富,是研究中华匾文化的珍贵资料。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万世师表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天象人文  德盛花神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云汉天章”匾  邑人张美如题于道光元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诞敷文德”匾,邑人刘澄原题于道光壬寅年诞敷文德”匾,邑人刘澄原题于道光壬寅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聚精扬纪”,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题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光接三台”匾,曾国杰题于乾隆三十五年  曾国杰,清康熙乾隆时期奉政大夫,国子监监生,书仿魏晋,运笔圆美,逸劲,笔力雄厚,至今在凉州(今武威市)海藏寺无量殿还留有其书法楹联:磨针石上机缘是;脱履滩头助忘非。曾国杰还在武威文庙留有书写在乾隆三十五年书写的(瑞预化成)匾额。其书写的匾额收录在中华名匾里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天下文明”匾,清代两江总督、兵部侍郎邑人牛鉴题于道光十九年   牛鉴(1785--1858年),字镜堂,号雪樵,甘肃武威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牛鉴曾任过一个时期小京官,道光十一年(1831年)开始以道府用,此后历任粮储道、按察使府尹、布政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署江苏巡抚,不久,升为河南巡抚。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月,授两江总督1842年8月20日,牛鉴同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同英国签定《南京条约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万世文宗”匾,广陵范仕佳题于康熙五十七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炳呈斗上”匾,景瑞题于乾隆三十四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桂禄垂青”匾,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宗昉题于道光十六年   李宗昉一生,以任学官和太子属官居多,又先后出任礼部、工部、户部、吏部、兵部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衔,足迹至顺天、贵州、浙江、江西等地,学识渊博,且又办事勤慎,著述颇丰,以“闻妙香室”为斋名,刊有《闻妙香室诗集》十二卷,《闻妙香室文集》十九卷,《经进集》五卷、词一卷,又以贵州学官任内见闻作《黔记》,惜多未存世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经天纬地”匾,题于咸丰七年,乡国学信士弟子叩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辉增西垣”匾,题于道光七年,乡国学信士弟子献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先天炳蔚”匾,马开泰题于乾隆三十七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神有鉴衡”匾,题于民国四年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为斯文宰”匾,民国二十一年,邑人贾坛题  贾坛是民国时期的学者,当过商会会长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

武威文庙一绝 <wbr> <wbr>桂籍殿匾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