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磁州窑遗址(北齐、隋、宋、元.国保)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磁州窑位于邯郸市西南磁县及峰峰矿区境内,是宋元时期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因其古代地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磁州窑烧制的瓷器是我国宋代北方民间瓷的杰出代表,窑址分布范围广。现存主要窑址以观台及峰峰矿区彭城两大区域为中心,出土文物十分丰富。 磁州窑历史悠久,据磁县东阵村魏古董墓出土的酱褐瓷器证明,其年代至少可上溯到东魏。到了宋元朝时期,它已发展到历史的高峰,曾享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美称,史籍中还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的描述。

磁州窑窑址位有两处,一是分布磁县的观台镇一带,另一处就是风景区内南响堂寺下的彭城镇到临水镇





磁州窑瓷器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点,白釉黑花装饰最为突出,并创造性地将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装饰开创了新纪元。磁州窑历代产品为国内外所珍惜,1984年前后,美国首次举办了磁州窑瓷片展览,获取得各国专家的赞扬。现代的磁州窑(邯郸市陶瓷工业总公司的产品)除继承了过去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畅销于世界各地。北京首都机场陶瓷壁画——《科学的春天》, 便是现代磁州窑的杰作。

彭城磁州窑盐店遗址中有一座元代古窑址,保存得相当完好,在窑址旁的作坊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制作过程。观台窑址曾进行过大面积发掘,除发现数以万计的瓷器和瓷片外,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窑炉、加工原料的碾槽等。发掘出的器物以盘、碗、罐、瓶等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

观台窑(遗址)是磁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磁县西南部,北距峰峰27公里,这一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瓷土及耐火土等,南距盛产釉原料的安阳水冶村也很近。这些都为发展制瓷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观台窑场面积20多万平方米,1958年发掘了2万平方米,即出土文物1万多件,1987年又发掘出4座较为完整的宋、金代马蹄形、馒头形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