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巫山县龙骨坡遗址(更新世.国保)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龙骨坡遗址 位于中国西部重庆市的巫山县 庙宇镇龙骨坡。龙骨坡遗址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1984年首先发掘。在遗址发现了古人类门齿和带犬齿的颌骨化石,以及数十件与人类化石同一层次的巨猴、剑齿虎、双角犀等化石。经考证,这些化石属早更新世,距今204万年,其人类化石被称为巫山人,与东非早更新世能人处于同一进化水平,该遗址的堆积物十分丰富,对亚洲远古人类的发源、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984年,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专家发现了此处遗址。1985年在该地点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

龙骨坡发现250万年前旧石器,看上去是一堆并不起眼的石器,但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被人工打磨过的痕迹。它们的年龄很老,已经250万岁。它们的主人,是当时生活在巫山龙骨坡的古人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巫山人"。这些250万岁、被打磨过的石器,不可能是自然形成,明显是人力加工而成。因此,可以说,巫山有古人类生活居住的历史,被提前了36万年。

虽然巫山龙骨坡不是世界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但东亚人类的祖先却是从巫山走出的。根据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巫山人的牙齿"年龄"已经220万年了,它们属于女性。就是女巫山人所在的聚落,在随后的数万年时间里,衍生出了现代的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类。
巫山县龙骨坡遗址出土的化石
已发现的巫山人化石包括一截带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化石、一颗门牙化石。它们分别属于生活在220万年前巫山龙骨坡洞穴里的两位女性。那截下颚骨化石,是属于一名近40岁的女性'巫山人'的;门牙化石,则是一名10岁左右的'巫山人'小女孩留下的。专家将她们称为东亚人类的老祖母,这两名女性只是当时生活在龙骨坡山洞里的"巫山人"家族中的一部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