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2016-04-25 18:22:01)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马厂塬遗址为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厂类型 (马厂期)、半山-马厂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
马厂塬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一处遗址,1924年秋首次发现,并清理了两座墓葬。
在1924年发现的两座墓葬中出土了4件彩陶器。其中一件为装饰有4个大圆圈纹的小口广肩双耳瓮,两件为饰有平行横线和竖条纹的双耳罐,以及一件在内部绘有彩色雷纹的陶碗。当时墓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在遗址上采集的众多陶器残片,风格与两墓所出的基本相同。
马厂类型陶器的陶质比较粗糙,纹饰上有红黑相间或黑边红带的粗条纹,而更多的是单色花纹。常见的还有变体蛙纹、螺旋纹、菱形纹和编织纹等。此后发现的凡是属于相同风格的陶器,即被称为"马厂式陶器",凡是出土有马厂式陶器的遗址,即属于马广类型的遗址。
马厂类型遗物主要为中晚期遗存, 有彩陶壶、盆、瓮、罐以及粗陶罐等。彩陶表面往往饰有一层红色或紫色陶衣,彩绘为黑色,花纹以圆圈纹、变形蛙纹、菱形纹、平行线纹、连弧纹、方格纹为主。粗陶表面装饰有绳纹和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陶器有兰纹折肩壶、双大耳罐、折沿盆等,火候较高,陶质细腻,陶色呈红褐色。部分陶器表面打磨光滑。
卡约文化上孙类型陶器,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可辨器形有双大耳罐、双腹耳罐、鬲、豆、粗陶瓮等。陶质较粗糙,往往羼有细沙,以夹砂红褐陶占多数。器表饰一层红褐色陶衣,有的器表经过打磨。彩绘纹饰有连续三角联纹、竖道纹、涡形纹、勾连纹,线条粗细不一,富于变化。
辛店文化遗物属于姬家川类型。陶器残片有鬲、壶、罐、等,质地粗糙,陶土中多羼有砂粒。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和彩绘,绳纹线条深而细密,彩绘以黑色为主,花纹主要以连续回纹、宽带纹、双勾羊角形纹、波浪纹、" S"形纹、三角纹、折线纹为主。造型以凹底器为主,其次为三足器和圈底器。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青海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新石器时代.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