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云港 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2016-04-13 13:59:08)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西,有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末期的佛教石刻艺术。有佛龛共105个,可分为18组,其中12组与佛教有关,6组与道教有关。佛教内容有佛、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等,以释迦牟尼佛的本生和本行故事为题。内容主要表现道教崇拜形象。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风格古朴。附近还有石象、“馒头状”巨石、石蟾蜍等石刻。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孔望山因相传孔子曾在此望海而得名。
造像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 8米的崖壁上,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110个人像。最大者高1.54米,最小者高0.1米。其中佛教题材主要有57个人像组成的“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以及立佛、坐佛、弟子、力士、供养人像等。佛像的肉髻、手印、结跏趺坐式等皆清楚明白。还有门亭长、施主、宴饮、乐舞、杂戏等世俗图像。人物的衣、冠及用具皆具汉代的特征。画面最西侧头戴武弁大冠、双手捧盾的“门亭长像”,高1.7米,宽0.95米,画面正中背有浅龛、头戴武弁冠的“施主像”,高1.45米,宽0.85米。画面正中最高处头著“戴胜”端坐“穴处”的“西王母像”,高1.05米,宽0.98米。这3尊像尺寸最大,在整个画面中十分突出,与其特殊的身份有关。有人曾提出这3尊最大的雕像属道教造像。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造像东65米,有一圆雕石象,长4.82米,宽3.46米,通高2.56米,四肢与高0.4米的基座相连,四肢间没有雕空,是汉代大型圆雕的特点和风格。象身左前侧刻一高0.92米、饰丁字形头髻双脚带铐的象奴,与造像中大部分人像的雕刻技法一致。造像南 140米有一圆雕的石蟾蜍,长2.4米,宽2.2米,高0.9米,俯卧在直径约2.9米的圆盘形基座上,以岩石的原状稍加雕琢而成。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孔望山摩崖造像大部分为凸面线刻,整个物象的轮廓呈一个凸出的平面,眼、口、鼻、衣纹等细部用阴刻线条表示;有的像沿轮廓线向外凿去一圈,宽 2厘米以上,这种技法有人称作“剔地浅浮雕”;龛室中图像如宴饮图等系单线阴刻,涅槃像中的佛陀等图像则属于高浮雕。这些手法在汉画像石中都较常见。 
关于造像的时代,有人认为属东汉晚期,也有人认为属东汉晚期延续至隋唐。
孔望山上可见一亭,亭云“乘槎”。乘槎故事源于汉代的张骞,据张华《博物志》,说他曾乘槎(竹筏)到过天河的岸边。有人附会说连云港的孔望山就是张骞去天河的起程点,好事者便在山上建起乘槎亭。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登孔望山,曾写下《次韵陈海州乘槎亭》一诗: 
人世无涯生有涯,何当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磋。
日上红波浮翠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淡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不久苏东坡的弟子张耒也登此亭,作《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海上风高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陈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波参差在夕阳。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因缘,使乘槎亭的名声远扬。此亭原建于宋,毁于元,现在我们看到的乘槎亭,建于1989年。对面墙上书有张耒的《秋日登海州乘槎亭》诗。乘槎亭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连云港 <wbr>孔望山摩崖造像(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