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迦寺(国保)

(2016-03-24 20:32:59)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萨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本波山下,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也是萨迦派的主寺。
萨迦寺(国保)
"萨迦"系藏语音译,意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1034-1102)发现奔波山南侧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泽,现瑞相,即出资建起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寺(国保)
萨迦派采用血统传承和法统传承两种传承方式。贡却杰布圆寂之后,其子贡噶宁布(1092年-1158年)主持萨迦寺。贡噶宁布学识广博,使萨迦派教法趋于完备,故被尊称为 "萨钦"(萨迦大师),成为萨迦派初祖。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孜摩为萨迦二祖。三子扎巴坚赞主持萨迦寺57年,为萨迦三祖。四子贝钦沃布的长子萨班贡噶坚赞(1182年-1251年),简称"萨班",或"萨迦班智达",为萨迦四祖。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全寺共有40多个建筑单元,规模宏伟。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贡却杰布初建"萨迦阔布",即萨迦北寺的前身,当时北寺规模很小,结构十分简陋。贡嘎宁布对萨迦北寺的修建作出重要贡献,创建了"拉章夏"作为修法之所,随后修建了"古绒" 建筑群,由护法神殿、塑像殿、藏书室组成。萨迦北寺的主要建筑"乌孜宁玛"大殿也是贡嘎宁布创建,经其子索南孜摩、扎巴坚赞等人扩建,后来又加金顶。
萨迦寺(国保)
元朝时,在该大殿西侧又兴建了一座八根柱子的配殿,俗称"乌孜萨玛殿"。后来历代萨迦法王先后在山坡上扩建萨迦北寺,增建了不少建筑,形成了逶迤重叠的萨迦北寺建筑群。
萨迦寺(国保)萨迦寺的历史文物非常丰富,作为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历史见证,保存有元代中央政府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封诰、印玺、冠戴、服饰;有宋元以来的各种佛像、法器、刺绣、供品、瓷器以及法王遗物等。其中年代悠久、制造精美、价值很高的文物有两颗印,一为玉质梵文印,一为铜质刻有汉、藏、蒙三种文字的三体印,上面刻有汉文“成化二十一年九月礼部造”字样。
萨迦寺(国保)

据不完全统计,萨迦寺的各种佛像约有两万多尊,其中很多系元、明以来的珍贵文物,其中铸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铜佛有数十尊。萨迦寺有四件珍奇的宝物,即贡布古如(由竹青白瓦巴从印度请来的依怙神像胶)、朗结曲丹(由大译师帕白洛扎瓦修建的佛塔,塔里经常出水,被视为神水)、文殊菩萨像(系萨班的本尊像,据说在像前念七天文殊经就能打开智慧之门)、玉卡姆度母像(八思巴供奉的本尊佛像),四大奇宝中三件是佛像。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收藏的各种瓷器约有2000余件,其中多为元、明时期的瓷器,也有少量宋瓷。唐卡和壁画是西藏寺院绘画艺术的两大奇葩,萨迦寺仅唐卡就存有3000余幅,据鉴定,宋、元、明时期的珍贵唐卡有360余幅。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除了宗教内容外,壁画还记录了八思巴来往内地和西藏,在北京受封等场面。萨迦寺藏有萨班的袈裟一件,翠红金丝缎面、红绸里、绣花鞋一只,系内地制品,八思巴遗物有凉帽一顶,鞋三只,也系内地制品。此外,该寺还珍藏有元代武器多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萨迦寺(国保)
现在看到的萨迦寺是南寺。寺中珍品浩瀚,文物繁多,尤以元代的壁画最具特色,被称为“第二个敦煌”。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建筑布局仿照汉区古代城池样式,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进得寺内,首先是一座宏伟的大经堂,经堂内由40根巨大的柱子支撑,其中最前面的的四根为四大名柱,分别是“元朝皇帝柱”(据传为忽必烈所赐)、猛虎柱(相传此柱由一猛虎负载而来)、野牛柱(相传此柱为一野牦牛用角顶载而来)、黑血柱(相传是海神送来的流血之柱),大厅可容纳近万名喇嘛诵经,内供三世佛、萨迦班智达及八思巴塑像。
萨迦寺(国保)
从大殿出来,经廊道至前院,再沿数十级台阶即可抵达大殿顶层平台。平台宽且长,内可俯瞰寺庙,外可抗击外敌。平台的西、南两面有宽敞的长廊,廊墙上绘有珍贵的壁画,南壁绘有萨迦祖师像,西壁绘有大型坛城,色泽鲜艳,画工精美。
萨迦寺(国保)
萨迦王朝当政时期是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因此,寺内除了规模宏大的寺院,还有一些官署府邸之类的建筑,主要为四个“喇让”(原指西藏宗教领袖的住所,后演变为宗教领袖办理政教事务的机构),分别是细脱喇让、拉康喇让、仁钦岗喇让和都却喇让,四座建筑分立在大经堂周边,是萨迦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不仅建筑宏大精美,寺内还藏有大量颇具艺术价值的文物,如印章、典籍、佛像等,大量藏书都是元朝遗传下来,很多是独一无二的珍本和孤本。萨迦寺有四件珍奇的宝物,即贡布古如(由竹青白瓦巴从印度请来的依怙神像)、朗结曲丹(由大译师帕白洛扎瓦修建的佛塔,塔里经常出水,被视为神水)、文殊菩萨像(系萨班的本尊像,据说在像前念七天文殊经就能打开智慧之门)、玉卡姆度母像(八思巴供奉的本尊佛像),四大奇宝中三件是佛像。
萨迦寺(国保)
除了这些外,萨迦寺还有一件镇寺之宝,是当年忽必烈送给八思巴的一个黑木匣子,匣中有一只硕大的白皮海螺,寺中僧人视其胜于生命,只有宗教吉日才开启木匣,捧出海螺由高僧吹奏。这种宝物,一般不轻易示人,如果有幸看到,实在是运气极佳。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有各种精美壁画3000多幅,题材广泛,涉及宗教、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昆氏史、萨迦史、山水景观、花卉瑞兽、装饰图案等为主,场面宏大,内容丰富。寺中各处均有。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金廓拉康坛城壁画:即“坛城日殿壁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西回廊。墙上坛城壁画是迄今萨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绘于13世纪末。金廓拉康共有壁画坛城63座,其中大坛城20座,直径2.55至2.7米;小坛城43座,直径约0.6米,分布于大坛城四周,相间山水、祥云、佛陀、菩萨、侍女等图像。该拉康坛城壁画,是我国元代绘画艺术珍贵的文化遗产。  
昆氏世袭史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二层东回廊北部。壁画绘制于东壁及南、北两端,题材为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尤以天神基仁、昆邦杰、贡嘎宁布3尊画像最为高大,通高2.2米;其余肖像较小,分四层整齐地排列在壁面上,通高0.5米。萨迦昆氏家族自誉为是光明天界之世系,是文殊菩萨所幻化,基仁、裕仁、裕赛三昆仲被尊奉为始祖。壁画开始就从这三天神画起,依次延续到第118代后裔阿旺·贡噶索南。整个壁画俨然是一幅昆氏世系形象生动的连环画。  
莲花生传记画:位于次久拉康西壁。壁画详尽地描绘了莲花生大师降生、抵印、弘法、进藏、降魔、建桑耶寺等经历,带有神奇的色彩。莲花生形象被描绘为头戴三角卷沿帽,顶插鹫羽,双眉锁闭,瞠目张口,怀抱骷髅魔杖,手端人头骨碗,呈忿怒相,以示“法力无边”。壁画描绘他降生时,于湖中坐一梗莲浮现水面,四周龙女、仙女、虎、豹、狮、孔雀、鸭、鹅和人欢呼雀跃,后被印度国王安扎底迎至印度学经修身、云游四方、弘传佛法;8世纪,被赤松德赞邀请进藏,一路遭妖魔、蛇蝎,野牦牛、猛狮和地方精灵的残害,他广施法力将其逐一降服;后建桑耶寺,并广译佛经,为佛教在西藏的弘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释迦牟尼传记画:位于拉康钦莫大殿内之大经堂东壁。壁画淋漓尽致地描述了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壁画自他为拯救人类痛苦乘象下凡入胎画起,接着为腋下降生、七步生莲、比武伏象、王子出行、夜半逾城、六年苦修、降魔成道、传经弘法、历经十难、佛祖涅磐、分取舍利等情节。尤以相间绘制的8尊等身像最为引人注目,两侧2尊为立像,右手下垂施与愿印,左手于胸前施无畏印;其余6尊皆结跏趺坐,手分别施与愿印、禅定印、降魔印、说法印等。整幅画面长达66米,如此鸿篇巨幅的佛传连环画实属罕见。  
山水鸟兽画:在萨迦寺壁画中多作铺底或反衬,几乎散见于各殿堂。绘有“狮图”、“虎图”、“四合睦”、“六长寿”、“东尊丹巴”(圣僧图)、“瓶荷图”、“松鹤图”等,鸟兽主要为狮、虎、象、鹿、猴、狗、兔、牛、马、羊、鹰、燕、雁、鹤等。画面山势平缓,山坡郁郁葱葱,长满绿色的树木和青草;山间溪水潺潺,湖面平坦舒展、波光粼粼;鸟儿鸣叫枝头,牛羊漫步山野,双鹿息卧树下,白兔嬉戏追逐,仙鹤飞翔空中……山重水复,行云缭绕,描绘出一幅幅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烘托得楼台殿阁格外华丽,给人以世俗风情的亲切感。寿星图:见于萨迦寺原八思巴官邸的屋顶上,极为珍贵,该图为红底彩绣。中间绘有一头回首巨龙,两边各有一凤朝着巨龙飞翔;龙首和龙身之间有一方框内绘有“龙章凤诰”四个字,为封建时代帝王诸侯的专用物品。整个画面分为三圈:外圈的上首和两侧各绘两只凤凰和花枝,下方绘五狮戏珠;中圈的上边绘寿星、仙鹤、麋鹿、长寿树,左右两侧绘有道教之八仙,下方绘有仙草和八角凉亭;内圈绘寿星,右手托一仙桃,左手拄一拐杖,杖头挂一个葫芦,两角各有一只蝙蝠,象征福寿双全。两边的汉文题款显示这是广东省海南县知县傅汝梅送给鹿大人八十寿辰的祝寿礼物。这幅《寿星图》由内地传到萨迦寺充分说明了萨迦派同内地官员之间的关系和交往。萨迦寺每年都举行或大或小多次法事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要算萨迦寺夏季和冬季金刚神舞法会。萨迦寺夏季神舞在每年藏历七月进行,冬季社舞历十一月十十九日开始。神舞表演时,舞者都戴着萨迦寺护法神和各种灵兽面具,神舞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反映了藏传佛教密宗神舞的灭杀魔鬼的基本内容。每年适逢这两个法会时,成千上万的远近僧俗群众都要赶到萨迦寺朝拜观瞻,祈祷神舞能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吉祥。 “萨迦”,藏语的意思是“灰白土”。萨迦寺是萨迦派第一座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境内,由萨迦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萨迦寺便成为该教派的祖寺。其后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这里曾是萨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所以寺内所藏文物相当丰富,其中包括大量手抄佛经,据说是八思巴当年集合全藏书写家抄写的,并且保存有手工细致的壁画,还有3000多块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梵文贝叶经。  
在萨迦寺至今还保留着元代中央政府给萨迦地方官员的冠带、印玺、封诰、服饰,以及宋、元以来的佛像、法器、瓷器等等。又因有大量元代壁画、雕像,所以这里也有“中国第二敦煌”之称。除了曾经显赫的历史,萨迦寺最负盛名的就是它的唐卡和珍藏典籍了。萨迦寺收藏各种经书28000多本,在全国寺庙中居于首位。敦煌现在已成为历史的遗物,而萨迦寺则一直薪水相传,生生不息。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萨迦寺(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