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洪江 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2016-03-19 13:17:39)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原黔阳县)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中游)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实为一顶部较平、周边呈坡状的台子。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高庙遗址屈肢葬人体骨架
在遗址区地表分布着现代房屋及耕地,其下的文化堆积依次属于明清时期、东周时期及新石器时代,其中明清和东周时期的遗存已破坏殆尽。遗址中保存的主要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大部分(各自包含若干地层),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下部堆积的文化特征明显有别于周邻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这类遗存在本地区的辰溪、中方和麻阳县的多个地点均有出土,区域特征鲜明,以高庙遗址所出最为典型,且又是最先发现,故可命名为“高庙文化”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高庙是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祭祀场所,年代距今约7000年,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其年代之早,规模之大,而且可以明确辨认出诸多祭祀设施——主祭场所、大量祭祀坑,以及与祭祀活动相关的的房址、储藏祭品(河螺)的窖穴等,这些在我国现存的同时期史前遗存中都是罕见的,反映出史前居民祭仪活动的真实状况,表明这里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心。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高庙文化遗址发掘时的场景

1991年曾在本遗址出土一件高直领白陶罐,颈部戳印有带双羽的獠牙兽面纹,两侧各立一“梯阙”的图像。若将其与新发现的主祭场所柱洞的结构相对照,就会发现它或许就是当时主祭场所(高梯架亭台式建筑)的摹写,是一幅生动的祭仪图。在遗址中,尤其是与该祭祀场相应的地层堆积中,出土了装饰飞鸟、獠牙兽面、太阳、八角星纹等图像的大量陶器,许多还是精美的白陶,它们显系祭器,也是判断这处大型祭祀场性质的重要佐证。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高庙遗址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下部遗存与皂市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纹饰戳以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
 
高庙文化遗存的部分陶器上装饰有戳印篦点纹连缀而成各种复杂图像,制作技艺精湛,构思诡谲。部分图像还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更具有渲染效果。这些图像中的獠牙兽面附有双翅;飞鸟则头戴羽冠,双翅载托太阳或八角星翱翔中天。这类带翅的獠牙兽和载着太阳飞翱的鸟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只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常见的形象,它们显然是此地原始部落奉祀的超自然神灵。这类图像在高庙文化的鼎盛期(距今约7400~7100年)最为发达。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湖南洪江 <wbr>高庙文化遗址(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