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济万固寺

(2016-03-06 20:09:36)
万固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的条山北麓,始建于北魏时期,据明嘉靖十年(公元1513年)重修白云禅寺碑记载:北魏明帝正光二年,敕赐额即有"太和六院,万固则首"。明洪武年间,又把石佛寺、竹溪寺、平陆县沉底村度门寺并入万固寺,合成丛林,时称"中条第一禅林"。那时该寺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号称佛教圣地。
 寺区松林茂密,山花烂漫,清泉细流从寺侧潺潺而下,景色甚为秀丽。 始建年代,寺内碑文称"创自元魏", 《永济县志》则谓"创建于 唐大中十八年",两说不一,碑记较为可靠。宋代重修, 明嘉靖三 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坏后重建。寺沿山势建造,层层错落, 逐级登高。山麓道路曲折,可盘桓而上, 山门上有"第一禅林"砖 雕横匾一方,大雄宝殿坐落在山门内中心,墙垣肃立, 佛像不存。 沿寺侧石阶上行,中为药师洞,左右为禅院僧舍。
山门立有第一禅林的石门房,隋代建有"大雄宝殿",殿高五丈,殿后有"药师洞"一座,洞前翠柏绿林,蔚然成林。塔院建有青砖结构的宝塔,从塔门内螺旋砖梯而上,可达八层,俯瞻远眺,朝霞暮金,华岳三峰,隔河可辨。塔后建有无梁殿,上下两重,建造精湛,颇为壮观。
万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寺内松柏动中有静,肃穆而不失祥和。唐代诗人耿讳在此处俯视河流,心目豁然,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
钟楼共二十八台阶(为纪念千禧年,于一九九九年修复,故共有二十八阶),迎着山风,听着山鸟的鸣叫,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淳厚、悠扬的钟声。
钟鼓楼后面便是宽阔巍娥的大雄宝殿。据殿外的历代碑文记载:殿内正中依崖就塑的大佛,高达五丈许,外罩金粉,人站殿内望不见佛头,大佛脚上可坐四人打牌,壁上还塑有万佛小像。只可异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使大雄宝殿仅留下四周殿墙和佛龛。新修复的观音殿,另然气势非凡,可与大雄宝殿相毗美,但无缘一睹大雄宝殿的风采,的确令人感到遗憾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永济万固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高平 定林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