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古里 永嘉屿北古建筑群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屿北,古称菰田,始建于唐中叶。这个美丽而古老的村子至今却鲜为人知。


屿北村村名石刻
据宗谱记载,屿北村原为徐氏聚居地,始建于唐代。南宋时,吏部尚书汪应辰、汪应龙两兄弟为避秦桧奸党迫害,“一薰一莸,香履抵温”。因见永嘉孤田(今岩坦)一带青山迭障,绿水环绕,土地肥沃,兵燹远离,遂从江西玉山迁来隐居于此。迄今已历三十五世,其族本固枝荣,俊士代出。这个小小的村庄,曾先后出过1名状元,8名进士,10名贡生和庠生,20名团(县)级以上干部。

屿北村规划严整,布局合理。环村有9座寨门,2道寨墙和一条护寨河,7座大小桥梁。村内过去有7座宗祠,其中尤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的尚书祠(汪氏大宗祠)最为著名。还有30多座古宅,40余座四合院大屋,每座院子都有一个典雅的“堂”名。每个“堂”又都是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坊。整个村落犹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屿北村还有徐氏先祖“荷花坟”、汪氏“老太坟”、风水岗等名胜古迹。

村中古趣盈然。一条1500米长,完全由岩坦溪的卵石垒筑而成的寨墙,饱经风霜傲然绕村壁立,3米多宽的,以石头驳坎的护寨河静静地流淌着,依附在墙脚川流不息。在屿北村内,众多卵石围墙的包围之下,便是古老的木质瓦房,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历史……

这座村庄的格局很有意思,听当地老人介绍,是根据天地星辰二十八宿布局,而且整个村落犹如莲花绽放。四周环绕的五座山体就像莲花盛开的莲瓣;村落则为莲心,绕村的环路、寨墙和护寨河界定了莲心的形状;内圈的民居和外围的祠堂就仿佛颗颗莲子。老人们说,屿北莲花象征的是对后世子孙人格的警示,希望他们“出官则清正,出仕则清高”。

在屿北村的南面,寨墙南门刚进来便是汪氏宗祠尚书祠,因汪氏先祖汪应辰及其子汪逵皆为吏部尚书,所以以“世尚书”标榜。祠堂里现仍悬挂着年代久远的“世尚书”牌匾。

村落间,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其中“十八堂”遗址保存较为完整。最为奇特的是屿北的民宅大多有自己的雅号,“乐德堂”、“轩贤堂”、“毓秀堂”、“娴存堂””、“阳和堂”、“茂秀堂”、“钟寿堂”……匾牌林立,翰墨交辉。


屿北古村的古街道
前一篇:浙江永嘉芙蓉村古建筑群(国保)
后一篇:永嘉 石桅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