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广志山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此山巍峨险峻,峭壁如削, 峰头耸入天际。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 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故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达广志山的山腰。这里腹地坦阔,草绿如茵,林泉相映,环境幽美。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放以后,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连翘、黄芪、紫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鹿儿活蹦乱跳,煞是好看。

广志山的古代建筑物主要是庙宇,规模较大的有三处,每处相隔一公里,呈一线状,下层是最早的老君殿。据庙内碑载“老君殿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即公元958年,距今千余年。中间规模最大,是广志山建筑物风格,景致壮观,别具风致,和其他庙宇相比,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玉皇殿、奶奶庙分建在顶峰的两座山头,虽相距仅20余米,但因峭壁悬崖,无法通行,故与两庙同时建起高达9米的天桥一座,供游人通行。广志山的庙宇,建筑幽雅,结构合理,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来华北前线,以太行山为依托,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后方医院就驻扎在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后方医院,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400名伤病员在这里疗伤康复,重返抗日前线。1940年秋,日寇集结一个营的兵力进攻广志山,山上仅有一个警卫连驻守,30余名八路军战士凭借着广志山天险和当地民兵的大力配合,激战两昼夜,击退日寇疯狂进攻,保卫了医院的安全。此次战斗,八路军有42名干部、战士和民兵为保卫后方医院而壮烈牺牲,烈士遗体葬于广志峰之阴。1987年,黎城人民在主峰北侧为在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建亭纪念。

上山第一景是土地庙所对的大石崖,望去酷似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曰“雄鹰励羽”;它对面的老君殿建在一个环抱的山岫中,上下梯田宛然相扣,就像阴阳鱼,称为“太极图”;向上攀登,有宽2.6米、高500米的高大石梯直通天际,名之为“登天有路”;将及老顶,有一处悬崖,高可数十丈,崖头平坦,有一棵宛若苍龙的古树,面前一望无际,浮云常在脚下游动,曰“平步青云”;登上绝顶,有袖拂天星之感,称“登峰造极”;两峰连接处有一石桥,称“复道行空”;山后有老天池,名曰“耄耋天池”;傍晚站在广志山观日落,可以看到夕阳在离山老高处沉落的奇特景观,称之“中天落日”。




















前一篇:山西长治关帝阁(孟家高楼)
后一篇:上党仙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