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作圆融寺

(2016-02-08 16:35:44)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圆融无碍禅寺在本地 亦称“佛爷洞”,坐落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瓷都”--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古瓷窑遗址西北处吕涧山上,吕涧山系南太行余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圆融古刹晨钟暮鼓环绕山宇之声,更是为人间福地平添了几分神韵。故以古人雅称此处为“太行灵山”。因由山势所驱,故圆融无碍禅寺是中原佛寺中唯一一座坐西面东由群山环抱的千年古刹。而圆融无碍禅寺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佛教圆融思想而命名的千年古刹。所谓“圆融”,即“破除偏执,圆满融通”;“无碍”,即“心无挂碍,行无所碍”。 
圆融古刹是被佛学界誉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后赵僧人佛图澄国师(231—351)所创建的893座寺庙之一 (即以公元351年,佛图澄国师创建893座寺庙的最后一年算来)。圆融无碍禅寺距今已有1659年的历史,比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的洛阳龙门石窟还要早一百六七十年。由此可以推定,圆融无碍禅寺是豫北地区的第一古老佛寺。
圆融无碍禅寺创建于五胡十六国的乱世,又历经南北朝的战乱,到北齐时虽仅建寺约百余年,但已经被战火蹂躏得破落不堪。后由北齐御封僧稠国师(公元480-560年)奉诏盛建。因僧稠禅师当时不但是被誉为“岭东佛教禅学第一人”的高僧,更是中华佛教“官禅”的创始人,故八方善信听闻禅师奉诏恢复昔日祖师道场,皆倾囊倾力相助,所以只用十余载便使古刹重辉。古刹建成后,朱墙金瓦,殿宇巍立,院落重置,常住僧人曾达千余,时人称之为“大河之北中原佛教丛林之首”。按历史记载,僧稠禅师是公元560年圆寂的,即使以公元560年作为圆融无碍禅寺重生的年代标记,至今也已经1450年了。
清道光二十年版的《修武县志》县域全图中,古修武县在其境内所辖百里太行,东以竹林七贤隐居之地--百家岩为图标,而西则是以“太行灵山”圆融无碍禅寺为图标,由此可见圆融古刹当时地位之显达。其中《寺观附》一节称:“圆融无碍禅寺,在县西北五十里吕涧山,北齐太和三年建。明永乐七年,周王殿下琢玉佛施于寺中,今存。”其后附有金国文人李俊民赠给出家为僧的辽国大将军陈仲和的诗文一首,全文如下:
  “吾友仲和,故辽降虎太师之后,以荫补官,累阶三品。丧乱之际,相会于山阳。年六十有二,神闲而意适,手持数珠,日诵佛书不辍,真发僧也。因诵“饱谙世事慵开口,会尽人情只点头”之句,以此意索诗,因书以示之:
  百年浮过落花风,漆水荣华一梦空。
  拈起数珠都忘却,大千世界入圆融。”
圆融无碍禅寺共有十七处泉井,藏经阁后老祖卓锡泉;古佛洞中龙脊泉、卧虎泉;观音、地藏殿的甘露泉、起悲泉;碑廊南北之净心池、洗钵池;大雄广场之洗目泉;念佛堂处极乐泉;龙亭庇护之龙泉;鲁班井、智慧泉、药师泉、钟鼓楼旁乾坤井,古佛殿后圣僧卓锡泉,都深不过丈余,且井井水盈。于太行山南处有此众多甘泉齐显堪称奇事。
圆融无碍禅寺现存古迹有国家一级文物隋2.5米高沙石卢舍那坐佛一尊,明1.8米高白玉辟支坐佛一尊,唐白玉七级造像塔一座,唐狮虎兽一对,唐石虎一只,明白玉马一对,明碑一通,明石供桌一个,明文殊吼一对,清石狮一对,清戏水兽一对等珍贵的历代石刻文物数十件,及部分唐、宋残碑及石构件。 
焦作圆融寺诸佛造像碑,特有的佛教文化艺术品
焦作圆融寺双迹灵相碑

焦作圆融寺双掌灵相碑
释迦牟尼佛的双掌掌纹,双足足纹俱有轮相,皆带花纹。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显如来之相
焦作圆融寺钟楼内的金钟,敲金钟,定乾坤,开鸿运
焦作圆融寺
圆融寺造型别致的钟楼
焦作圆融寺天下第一福字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焦作圆融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