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凤阳 禅窟寺

(2016-01-20 14:40:03)
禅窟寺位于安徽凤阳县城南凤阳山的东端,有三峰浮玉、禅窟寺、顿悟亭、仙迹游踪、玉蟹泉、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野林寻趣、塔林怀古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
禅窟寺名字有一番来历。据传,当年西王母赐给汉武帝蟠桃时,途经此处撒下遗种,寺成之后,因满山桃花,故取名桃花寺。后历经魏晋南北朝,寺名屡屡更换。隋代,钟离刺史游览至此,看见“僧方唐持率甚严,每行路有虎随之”,寺名改为虎窟寺。至唐时,因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了避讳更名为蝉窟寺。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慕名来游,取在洞旁参禅的意思,挥笔改名为禅窟寺。
寺区有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有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摩崖题刻。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 ,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或为题咏、题名之类。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最具盛名的当属苏东坡题刻的“玉蟹泉”三字。
禅窟也是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溶洞。自从此山被辟为佛教场所后,这座溶洞便被禅窟祖师们用来作为修身养性、传经布道的佛窟,因此留下诸如“八相成道”的传说故事和“三十六祖像”等佛教文化遗迹。
禅窟寺源流碑记碑文大致分为四部分内容:其一,介绍禅宗的起源和“列祖列宗”;其二,介绍临济宗的兴起和流传;其三,介绍禅窟寺前辈僧人的经历;其四,作者(律范禅师)的自我介绍及在禅窟寺弘法的感慨。值得一提的是,此碑文文辞古朴,用典准确,叙事分明,条理清晰,是一篇难得的佛教历史文化散文。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安徽凤阳 <wbr>禅窟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