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竹云雾山寺

(2016-01-13 09:51:16)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云雾山寺原名普贤寺,始建于南北朝梁萧时期(公元503—557),(据大竹《县志》记载:云雾山寺创建于唐朝圣历二年(公元697))有川东“小峨嵋”之称。据续修《渠县志•宗教篇•寺观》记载:“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梁萧时,在逢春坝云雾山建普贤寺。南宋死心和尚曾在普贤寺修行”。死心和尚圆寂时,盘膝而坐对众僧曰:四十年净身自修,苦渡深山寒寺,本来无踪,本去无影。话毕而终。明末破山海明大师曾在云雾山普贤寺修行,在寺内亲书“俗霞台”三字。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云南进士李云程撰《募修云雾山普贤寺殿引》,文中说到:“宜乐祷无不灵,十邑景仰。求无不应,全蜀声扬。以故礼之者,老幼提携,朝之者,寒暑络绎。人人目前有云雾,个个心中有普贤。”可见云雾山寺在当时的规模和影响。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云雾山普贤寺僧通训募集四方善款,时历五十余月,重修普贤寺。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云雾山普贤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先后建有大雄宝殿、文殊殿、天王殿、玉皇殿、观音殿、老君殿、舍利殿、舍利塔、韦陀殿、鲁班殿、祖师殿、八仙殿、圣母殿、关圣殿、药师殿、禅堂、法堂、念佛堂、卧佛堂、延寿堂、报恩堂、南天门等殿宇建筑。所有殿宇皆为青石砌墙;所有佛像皆为青石雕琢。扩建毕,寺名以山名更为云雾山寺。
解放初期,云雾山寺一片空寂,旋由一劳教农场驻扎至1958年上半年。1959年2月又建一茶场至“文革”时期,近三十年中,云雾山寺惨遭劫难,四十余座殿宇、百余尊佛像、八百罗汉、历代塔林被严重毁损,全部传世经书化为灰烬。寺内只见两殿、一堂和南北厢房墙体与天盖尚存,余皆荡然无存。
大竹云雾山寺大雄宝殿大竹云雾山寺大雄宝殿

大竹云雾山寺观音殿
大竹云雾山寺地藏殿大竹云雾山寺 从普贤殿后看云雾山
大竹云雾山寺般若桥大竹云雾山寺 观音殿前的两株古树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柱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柱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柱础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柱

大竹云雾山寺古钟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雕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碑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碑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碑

大竹云雾山寺残留的石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瓯海头陀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