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户县化羊峪古寺庙
|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
化丰村原名化羊坡(化阳坡、花羊坡),隶属户县庞光镇管辖,地处户县东南13公里处,环山路以南化羊峪口。东有鸡头山,西有牛首山,以姓崔关两姓居多。本村地处化羊峪峪口,上坡有元代修建的化羊庙,因本村居于上化羊峪进山的半坡上,得名化羊坡。
化羊峪原名扈阳谷.户县最早名为“扈县”,解放前名“鄠县”,解放后改为“户县”,这“扈”字正是来源于大禹的一支后人“有扈氏”,西安人盖房讲究坐北朝南,因为南为阳,北为阴,所以南山此谷名为“扈阳谷”倒也名副其实,但不知为何户县11峪独一此谷名为“扈阳谷”,莫非此地为“扈县”生根发芽的核心地方。宋元时期此谷建有化羊庙,随更改为化羊峪。
进化丰村正中沿山道而上,一古建筑屹立于山道中间,如现在的“钉子户”一般。竟然天造地设的形成一个环形通道,听人说叫“二天门”,门楣上书写“终南第一游”五个字,想必是来源于明代文学家何思明叹化羊峪诗句:“名邑今重过,终南第一游。山中白雪唱,天上彩云流。柳散秦川色,花含杜曲愁。同是霄汉吕,十载卧荒丘。”门未开,趴在窗户向内看,墙四周均是神话传说彩绘,并无塑像,地上两堆黄土平铺开来,插满香头,积满香灰,足有一扎厚,真实名副其实的“香积寺”。

化羊庙五岳殿东侧有“藏秀亭”,立有“1939~1949陕西省立户县师范学校旧址”碑,碑阴刻有“学校平面图”,亭柱有“点燃智慧火;浇开理想花”对联。史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抗日战争时期,为避敌机轰炸,陕西省教育厅将陕西省立西安师范与女子师范学校迁至化羊庙,同时改称陕西省立户县师范学校。1949年毕业,该校户县学生较多,这些人解放后大部分成为户县教育事业的有生力量。至今庙里尚存旧日遗迹。
化丰村西牛首山有金峰寺,金峰寺始建于隋,兴于唐。从寺存明成化十年(1475)《重修金峰寺记》碑,据碑载,金峰寺旧址原有前后正殿两座六楹,另有左右廊庑、祖师诸殿、伽兰、僧房、僧寮、楼阁,“凡所有宜者,无一不惧”。此碑碑阴刻殿堂图,由图数计殿宇达40多间,寺内原有土地100多亩,碑称“被不屑子孙海门海时掠卖,寺已形成残破”。此碑中记载着一则重要的史实“唐僧一行曾驻锡于此。”后随历史变迁,庙宇几经沉浮,已失去往日的巍峨壮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