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愚
若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14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琼花观  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2015-12-23 11:12:07)
分类: 古今文化漫谈
琼花观,旧称蕃厘观,是一处始建于汉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位于江苏扬州文昌中路。 曾屡次修缮,今殿宇已圮,仅存琼花台,"蕃厘观"石匾,"玉钩洞天"井等遗迹。石额乃清代名士刘大观手书。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琼花原为供奉主管万物生长的后土女神的后土祠,始建于公元前十一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厘观"。"蕃厘"出自《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厘",蕃指多、大,厘代表福气,蕃厘即多福大福。举世无双的扬州古琼花就生长在蕃厘观,因此俗称琼花观。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琼花观建于西汉成帝元延二年,宋代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于观内筑"无双亭",以琼花观建筑琼花观建筑供养花。一到暮春三月,琼花观中的琼花盛开时节,朵之奇葩,倘若蝴蝶戏珠,好似八仙起舞,以其绰约的芳姿与那美丽动人的传说,迎接着游人。
现观内的古建筑有由淮南节度使高骈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所建三清殿、欧阳修所建"无双亭"和一座玉钩古井。原有门前牌坊、三清殿、弥罗宝阁、文昌祠、深仁祠、竹轩花亭、无双亭和芍药亭等建筑,规模宏大,景色优美。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明朝扬州知府吴秀在观里建玉皇阁,阁为三层,即高大又壮丽,登阁就可以俯视全城。如今观前的石牌坊系明代所建,石质呈糙米色,有左右两根石柱,上圆下方,柱端似华表,分别雕刻日月形状,左为赤乌,象征着太阳,右为玉兔,象征着月亮。门楼三间,上嵌一方石额。其后为具有民族风格的三间单檐山门殿。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观内主殿是一座砌在高基平台上的五楹重檐大殿,即"三清殿",平台四周围是以白石栏杆,殿前种植有两棵银杏树。平台石梯两侧各种植一株龙爪槐与两株琼花。观门到大殿的正中一条甬道,甬道中种植一棵老榆树,两侧各种植四株琼花。甬道东西两侧各建两层楼结构的仿古廊房。而在大殿后方围墙外的后花园里,小桥流水、九曲碑廊,造型别致的琼花台与无双亭更是巧夺天工。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走过石坊,过了观门殿,迎面高台上的大殿就是三清殿。大殿重檐歇山,建筑讲究,面阔五间,进深九檩。一块刻有碑文的石碑,向人们讲述一百多年以前,琼花观作为粥厂的情景。琼花观粥厂建于咸丰年间,至光绪三年立碑之时已有九年的时间。九年期间,一万三千扬州人和七八千徐州、淮阴等地遭受水灾的穷人,在这个粥厂被救济。
相传后土庙有琼花一株,天姿国色,极为美丽。时人有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又云:”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守郡时,曾于花旁建”无双亭”。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琼花枯死,道士金丙瑞补植聚八仙,并筑琼花台一座。如今观已不存,只遗琼花一株,暮春时凶,花蕾盈枝,游人不绝。
传说琼花观和琼花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汉代扬州城东曾有一株琼花,当时有人特为之建"琼花观"。相传隋炀帝下扬州也是为了观赏琼花。宋朝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又在花旁建"无双亭",以示天下无双。宋仁宗、宋孝宗都曾移植琼花于皇宫内,均不得活。宋亡元兴,这株琼花神秘凋零而死。琼花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花卉。琼花原物现今虽已不存,但长期以来,扬州人民约定俗成,已把聚八仙花视为琼花。琼花观作为千年古道观,历经兴衰沧桑,作为扬州著名道观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始终享有崇高的地位。
"明月三分州有二,琼花一树世无双"。在扬州关于琼花的传说很多。还有一种说法是,琼花原生于天上,一日有仙人降至扬州,夸说琼花之美,世人不信,仙人便取出一块白玉种在土里,顷刻间发芽、长高、开花,花色如玉,人们遂称之为"琼花"。相传隋炀帝要赏此花,专门开凿运河前往扬州观赏。因为琼花有冰肌玉骨之质,它又与宋之兴俱兴,与宋之亡俱亡,故曾被人视为吉祥的象征。据说,北宋时宋仁宗曾把琼花从扬州移植到汴京御花园里,但第二年就枯萎了,只好又送还扬州,琼花到了扬州又复茂如故。金国的海陵王攻占扬州后,又把琼花连根拔起掠去,幸而有道之士太守对残根辛勤培育,才使琼花绝处逢生。南宋的孝宗听说琼花极美,又把它移往临安宫中,但琼花到了临安便憔悴无花,只得又遣还扬州。到元世祖时,蒙古大将阿木以十万兵马攻破扬州,烧杀抢掠之下,琼花终于死去。这一系列神奇的传说,都使得琼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也使琼花观成为江淮一带著名的道观,以至于一般老百姓只知道琼花观的名字,却不知道有蕃厘观的名字。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扬州琼花观 <wbr> <wbr>隋炀帝千里看琼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